邱文才环顾四周,见周围没人瞧他们,他这才小声道:“这翰林院我瞧着水深着呢,我今日刚来,一屋子人我谁也不认识,就有人恭贺我乔迁新居,你说可怕不可怕。”
“这的人也挺势利眼,同我一起来的有一个正七品,你猜怎么着,那么一群人围着我这没品级的人说话却不同另外一人说。”
贺允淮眯着眸子,想到了什么。
邱文才喝下碗中的汤,咂舌道:“这汤实在一般,以后还是带饭来吧。”
贺允淮提醒他:“慎言。”
邱文才一想是这么个理,便赶紧岔开话提起旁的事。
当日游街后,他同妻子给家中写了一封信,还去了驿站要的加急。
没过六日,邱老爷就收到了他的信,信上除了他留在京中为官这事,邱文才还特意写了贺允淮是状元郎。
他信到的早,比那些报喜之人快了五日不止。
邱老爷拿着信就去了县衙,把这消息告诉了自己亲家。
县令大人速度更是快,当日就让人包了银子送去了永阳村。
虽然贺家搬走了,但村子里还有亲戚,这样的消息得知会下去。
很快,永阳村的每个人都知晓了这件事,有人欢喜有人惆怅更是有人懊悔。
村子里的猎户听了这事,连忙给府城送去了信。
又过一日,府城里的姜殊正将苏正墨请来了家中。
“今日这般着急叫我来所谓何事?”
“你自己看。”
苏正墨接过信,看清上面内容后激动问道:“可是真的?不过你怎么这么快就收到了信。”
“自然是真的,我消息灵通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苏正墨是真心为贺允淮高兴,毕竟他若好,小妹才能好。
姜殊正把玩着手中佛珠,突然失笑,“没想到真压对了棋,我瞧咱们来年可以速度快些。”
苏正墨:“他刚留在京中,怕是都没落脚的地,哪能帮上什么忙。”
“那咱们就助力他一下。”姜殊正用手指沾了些许茶水,在桌上写下一个苏字。
苏正墨刚要问怎么助力,低头就瞧见了那个字。
“你可真行。”
第140章 他们真像一家人
家中事情根本瞒不住, 赵骑接到贺允淮时就全同他讲了。
赵骑驾着马车,隔着布帘道:“夫人让我将那人送去了衙门,可一番审问后那人就是不说背后之人是谁。”
贺允淮眉头皱了起来。
这时, 赵骑又道:“那人连夫人都不认识, 我猜可能不是因为摊摆这事来的。”
赵骑心中也有猜测, 但他怕自己说的多反而办了坏事,索性没再继续深谈。
车厢中的贺允淮却是联想到了什么, 难道在翰林院发生的一切其实和家中摊子被人闹事有关系。
若真的有关系, 到底为什么呢。
马车没一会儿功夫就停到了家门口,贺允淮穿着一身官服刚下马车, 就又遇见了那日背后骂他的邻里。
只是这次那妇人呆呆站在门前, 一直等他进了家这才收回目光。
“真是好命。”妇人嘀咕了一句。
贺允淮一进院,就瞧见他大哥正在南边树下忙活着,旁边还蹲着两个小的。
三人背对着他,也不知在忙活什么。
“二哥。”贺昭昭偏过头正巧看见他,她露着两颗小虎牙,笑着说:“大哥给我们做秋千呢。”
贺颂元已经用麻绳串过木板, 只剩下将绳子挂在树上捆好的步骤。
他腿脚不利索, 既不能爬树也不能踩高凳。
还好贺允淮回来了。
“剩下的你弄。”他笑着将手中麻绳递过来。
赵骑将马车放置后院,刚拍拍手来到前院洗把脸, 就见自家老爷站在高凳上正往树上栓绳子。
若不是周围还有人在,只看那背影还以为老爷想不开呢。
“老爷,还是让小的来吧。”
“一点小事,无妨。”贺允淮将麻绳系好,又使劲往下拽了拽,见其牢实这才下了高凳。
“试试看。”贺允淮对贺昭昭说。
小孩得了喜欢的物件,脸上全是遮不住的笑。
她坐上秋千, 让身后之人推着她,没一会儿就荡高了。
贺昭昭笑着道:“谢谢二哥。”
贺颂元哼了一声,“小没良心,你二哥就搭了把手你谢谢他,我可是给你弄了整个秋千。”
贺昭昭嘿嘿一笑,“谢谢大哥谢谢大哥。”
屋内人听见院里动静,纷纷走了出来。
苏意安牵着满妹的手,如今满妹一岁半,正是爱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