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吸了吸鼻涕,笑着说:“那成,我等你回来,到时候咱们一起参加童试。”
又过了两日,终于有前往京城的车队愿意捎人。
贺母立马同意,当场便付了定金。
毕竟是捎孩子,怕路上出事,所以这钱都是一边一半,剩下的等到了京城接应的人付。
车夫收下银两,问她要将人送到哪里。
他们这些车队有规矩,送人送货都是送到家门口。
贺母说了地址,那车夫一愣,这地址和他要送的人竟是一处。
多问了两句才知,这车夫是给那户人家送个奶娘过去。
如此一来,倒是巧了。
当日回去,贺母就将银钱取了出来,算着这些日子赚的,她手中还有小三百两。
贺母将其中一百五十两的银票缝在贺兴晨的衣裳中,剩下五十两塞在了他鞋子里面。
贺母又单独给他装了十两碎银,这是挂在身上当零花用的。
“娘,这会不会太多了,他若是弄丢了怎么办。”菀絮拿过衣裳仔细瞧了瞧,贺母针脚缝的密,她拉扯了半天都没拽开。
贺母解释说:“就是因为是孩子,所以才多带点钱,你想想若是你出门,你会觉得钱放在一个小孩身上吗?”
菀絮摇摇头,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
又过了两日,车队给了消息,二月二十出发,比原定的日子晚两天。
贺母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京城那边给消息要换奶娘,邱家压根不知道。
如今听闻了消息,直接拍了一个邱家的人陪着过去,顺便将那个奶娘接回来。
贺母一听路上有邱家人跟着,原本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这下让贺兴晨一人去,她倒是不怕了。
贺兴晨知道日子后,便将李康乐带回了家,请他吃了一顿暖锅。
李康乐痛哭流涕,鼻子都蹭在了他身上。
“我就知道,我是你最好的朋友。”
贺兴晨嫌弃的递过帕子,“你别想多了,我就是觉得叫太多人来更费钱。”
李康乐:...真是对牛弹琴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次贺兴晨只请了他一人,李康乐心中是高兴的。
他将自己珍藏的砚台放上桌,对他道:“你可别去了京城忘了我,这个送你。”
贺兴晨一瞧,觉得这砚台有些眼熟。
“这...”
“这就是当时我爹让我送给你小叔的,嘿嘿,当时你不收,我就自己留下了。”李康乐往他那边推了推,“这次你可别拒绝。”
贺兴晨:“好好好。我也有东西给你。”
李康乐瞬间睁大了眼,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还会有东西收。
他搓搓手,紧张的坐在桌前。
只见贺兴晨去而又返,从怀中抽出一本书。
“这个给你,你好好看,到时候童试可别丢人。”
李康乐:...真是烫手山芋!
离家的前一夜,贺家人围坐在桌前,将给贺兴晨准备的东西全都摆好放在桌上。
有被褥有衣裳有吃食,当然还有他的书。
“路上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听邱家人的话,等到了京城记得给家里来信。”
“若是真路上发生了事,钱财是小,你最重要。”
“到了京城乖乖听你小婶的话,别惹祸。”
...
家中人你一言我一语,全都将话交代给他。
毕竟京城路远,他又是个孩子。
翌日,天未亮送人的马车就停靠在了贺家门口。
贺母他们像送贺允淮那次一样,大包小包的看着他放到车上。
“婶子,你们放心就成,这次有我在。”
说话的是邱叔,这才他跟着去。邱老爷不放心旁人,点名他跟着。
见是熟人,大伙这才松了口气。
“阿奶,娘,你们放心吧。”贺兴晨掀开帘子,对着他们挥挥手。
菀絮抱着满妹目送他们离开,等瞧不见车队后,她这当娘的才落了泪。
-
京城
这些日子,苏意安自己一人在巷口摆摊,有时邱银会过来帮个忙。
她的生意一直不错,不过因为每日卖的少卖完就回家。所以不曾抢了别家生意。
周围摆摊的虽也羡慕她卖的快,但也不嫉妒。
这不卖了半个月汤面,苏意安终于得空数数铜板。
她将每日收的铜板全都用麻绳串在一起,一千个铜板弄一个绳结。
如今打开柜子,将铜板全都拿了出来,不瞧不知道,一瞧吓一跳。
竟然有十七串。
刨去成本,她这半月就赚了十二两银子。
苏意安想着过两日将铜板全都换成银子,这样用起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