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燚拜谢师父救命之恩。”萧燚又深深鞠了一躬。
“般配,果真是天作之合。”
“好了,见也见过了,便各自去忙各自的事吧。青山不改水长流,来日再会。青丫头,你是随她们走,还是跟我走?”
“我跟姑娘。”
……
“从未听你提过师父的法号。”不愿木良漪再踩着冷雪回去,于是萧燚将她抱了起来。
“因为我们在越州时住的道观名叫五羊观,所以有时候会听见山下的百姓称她为五羊真人。”木良漪道,“但我问过师父,师父说这不是她的法号。她说她是自己出家,自己修行,没有师承也无教派,所以没有法号。我问她出家前的名字叫什么,她说时间太过久远,她忘了。”
“太过久远?”她长腿阔步,两人很快就回到了马车旁,她伸手将木良漪送上马车,自己随后跟上来,“那是多远?”
车门关合,队伍重新启动前行。
“我也不知道。”木良漪道,“我只知道我第一次见到师父的时候,她就是现在的模样。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这般模样,分毫未改。”
“师父看似潇洒不羁,实则是一个极体贴的人。她一定是知道我想带着你一起见她一面,所以特意来到这里给我们这个机会。”
当年木崇连同长房二子自刎于朱雀大街,尸体被北真人随意丢弃在城外乱葬岗。后来是城郊一个村子里的百姓避开北真人暗中将尸身带回,偷偷藏到了村后的一条小河旁。
朝廷从永安迁回梁京之后,木良漪带着萧燚,同木良江、木良清、谢赢、木归一起去拜见了父兄和母亲的坟茔,随后两人一道又去太庙见过了长姐的牌位。
如今,她所有的亲长她都带她见过一遍了。
“我们的关系,我只告诉了二哥与二嫂。”萧燚道,“我很惭愧。”
“不要这么说。”木良漪轻轻捧住萧燚的脸,望着她道,“姐姐,我带你见师父,是因为知道她一定会给予我们祝福。开心的事,我们就去做,不开心的事,自然要远远避开。我乐于接受亲朋的祝福,却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
“我爱你,不必经过任何人的同意。”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经常出现在评论区的几位小伙伴,你们的评论真的给了我非常大的动力,我会继续继续努力的
第163章 番外二
定胜十四年秋,镇守青州十年的定北王萧燚因旧伤复发,病痛缠身,向朝廷递上辞呈,希望卸去军职与青幽节度使一职,回乡养病。
八月,帝允。
中秋后一日,夜色与晨光交汇之时,一队家丁打扮的亲兵护送着几辆马车自定北王府后门出来,穿过宽敞洁净、行人稀少的主街,来到青州南城门。
寂静的清晨,厚重的城门被缓缓推开时,发出庄严的声响,如一位驻守边关的老将的沉吟。
待车队穿过城门,忽听后方传来整齐划一的高喊声:“恭送王爷!恭送木院长!”
坐在马背上的萧燚举起手臂,背对着他们挥了挥手。
车窗被人从里向外推开,露出半张出尘容颜。
木良漪趴在车窗边,看着熟悉的草木与道路从视线中滑过,那座生活了十年的城池逐渐往视野里收拢,然而没等一览全貌,便被强势地充斥了整个视野的树木枝叉挥走了。
“晨起风凉。”萧燚的声音适时地在耳边响起。
木良漪抬头冲她笑,缩回身子,关上了车窗。
队伍出城约十里时,有疾驰的马蹄声从后方追了过来。
萧燚回望,长眉微挑。
转望向马车:“又被你猜对了。”
整个队伍在马道上停靠下来。
追来的是一名男子,一袭墨青圆领大袖袍,广袖被晨风鼓起,腰束玉带,头发高束,微蓄胡须,人虽至中年,身形却清俊挺拔,不见丝毫酒色之气,只有一身文人风流。这便是与定北王萧燚共治青幽,执掌青幽十七州吏政经济的青幽转运,木良江。
“木大人追来有何事?”木良漪坐在车中没出来,萧燚首先开口道。
木良江勒停马儿,从马背上翻下身来,掸了掸衣袍,先冲萧燚拱手致礼,然后道:“王爷,小九呢?”
萧燚也从马背上下来,微拱手,便是当回了礼,然后看向马车一本正经道:“小九,木大人来了。”
“七哥过来可有事?”木良漪的声音透过车壁传出来,车门却仍没见动静——显然不准备出来了。
木良江确认,人就在车中。
他默了默,而后再次拱手,对着车厢郑重一拜。直起身,朗声道:“阿令,我来寻你,有话要对你说,你可愿出来见我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