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良漪正准备看会儿奏章,忽听青儿道:“谁在外头?”
抬头时,她人已经往外去了。
木良漪与怜娘纷纷疑惑,有人过来,宫人该提前通禀才是。
不多时,却听见青儿一声惊喜地呼唤:“小公子!”
她没改过对木良漪的称呼,对谢赢的称呼虽然改了,但从前喊惯了的称呼仍会不时冒出来。
“赢儿?”
木良漪与怜娘具是惊讶无比,几日前收到的消息,谢赢说他腊月二十前后才会回到永安。
“赢儿拜见姨母。”
当真是谢赢。
他甚至没来得及换衣裳,还穿着行军的甲胄,给暖阁里带来了一股风霜的气息。
“好啊,你骗我。”木良漪怎么还想不明白,这小子是故意传的假消息。
“我是想给姨母一个惊喜。”谢赢道,“我们是偷偷回来的,谁都没告诉,刚进宫我就过来见您了。”
“我本想在外殿将铠甲脱了再进来的,谁知道她耳朵这么灵。”
耳聪目明的青儿有恃无恐,面对天子也该做鬼脸。
木良漪拉着谢赢坐下,一阵虚幻温暖过后,二人的谈话在不知不觉间便转到了朝政之上。
青儿围着炭火烤栗子,不时献上几颗给木良漪和谢赢,怜娘则在旁伺候茶水,偶尔被青儿塞颗热腾腾的栗子到手中。
窗外天寒地冻,殿内和乐融融,用静静的欢喜迎接新年的到来。
……
萧燚在呼啸的风雪中牵马走进进入永安城之前的最后一座驿站,准备在此修整一个时辰,然后再启程继续赶路。
从前年底入京朝贺,都是萧重信或者世子萧炎代表镇南王府与边关将士前来。而今年萧燚要来,腊月初便给萧重信去了信,不知道哪里惹怒了萧重信,收到了他盛满怒意与训斥的回信。
萧重信说要亲自入京,并且言明让萧燚留守边关。
萧燚自然不会遵从,腊八那日跟着萧焱回了趟襄城,差点儿又挨了一顿家法。
但是最终,妥协的是萧重信——萧燚向他承诺这一趟来永安,会让萧家军明年的军饷准时抵达边关。
“将军,喝碗热酒暖暖身子。”铁衣将烫好的酒倒了一碗端到萧燚面前。
萧燚端起来正要饮,忽听外面有人喊道:“八百里加急,边关军报!我的马跑不动了,快给我换马!”
陶碗被萧燚放回桌上,因为动作太快,里头的酒水左摇右摆,不可挽留地落到了桌案上。
金甲和铁衣也连忙跟着跑出去。
“咱们的兵?”二人惊讶,那喊着让驿站给他换马的士兵身上穿的正是萧家军的军服。
此时萧燚已经来到士兵面前。
“边关出了何事?”
“你是?”士兵并不认得她。
“萧燚。”
闻言,士兵的双眼瞬间瞪圆:“你……你就是女少帅?!”
“快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北真!北真人不守约定越过涵江打来了!”
第136章 奴隶
谢昱入住玉虚宫之后,每日吃斋念佛,俨然已是出家人的模样。
实际上,他曾提出过要直接去佛寺修行,但被木良漪一口否决,且绝无商量的余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了。
这日永安城下了小雪,谢昱跪在蒲团上默诵佛经,忽听身后有脚步声朝他靠近。
“我念完这一篇目自会去用膳,不必催。”他以为是来催他用膳的内侍,便说道。
然而他说完,脚步声并未折返远去,而是继续朝他靠近过来。
谢昱放下经书,转身,看到的并非内侍常穿的服饰,而是一件属于女子的厚厚的狐皮斗篷。
随着目光上移,来人的相貌清晰地呈现在谢昱视野之中。
谢昱直接呆愣在原地。
“哥哥。”谢蓉看见谢昱如今的模样,震惊又心疼,一开口,眼泪也随之簌簌落下来。
“哥哥!”
她一下子扑到了谢昱身上,哭道:“哥哥,到底出了什么事,你为何会变成这副模样?”
“她终于愿意放你回来了。”谢昱从巨大的惊喜中平静下来,轻抚着谢蓉的背,温声道,“别哭,你终于得了自由,这是件开心的事,哭什么?”
“可是你……”
“无人逼迫我做什么,头发是我自己剃的,不必为我伤心。”他抬头替谢蓉擦去泪水,看着眼前带着温和与恬静气息的女孩儿,心中第一次对木良漪生出感激之情。虽是人质,她却将他的妹妹照顾的很好,即便他亲自养,也不一定能将谢蓉养得这般好。
……
腊月二十这天,木良漪一早便期盼着萧燚的到来。然而一直等到天黑,等到深夜,都没能将人等来。
“许是风雪太大,将军行路便要慢一些,或许明日就能到了。”怜娘道,“夜深了,娘娘快些就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