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魂魄被南音收入了湖丝手套之中,周围的云雾瞬间消散开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真实的水底世界。两人此时都是魂魄状态,所以并不惧怕水的侵袭。
还没等杜甫开口,南音便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心念一动,顿时一股轻盈感涌上心头,他们的身体如同羽毛般迅速向水面浮起,回到了小舟之上。
经过这一来一回之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五日,当南音带着杜甫回到他原本的身躯所在地时,发现杜凤儿正静静的趴在杜甫的床边,看起来像是睡着了一般。她的神情疲惫不堪,显然是一直守在这里,没有离开半步。
“这是……”杜甫看到睡在床上的自己,似乎吓了一跳,“莫非我也已经死了?”
“不,你只是做了一场梦罢了,”南音放开杜甫,“杜工部,你是心怀家国之人,如今我有一事相托,关乎着天下安定,请务必答允。”
“仙子,您带我再见李兄,无论有何事相托,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杜甫忙行礼道。
“也不是什么难事,”南音拿出杜子仁给的锦缎,“我知道杜郭两家已经定了亲事,这锦缎中藏着秘密,希望你那能将其一分为二,悄悄交给令嫒夫妻,并让他们务必好好保管,将来此物可以解他们最大的忧困。”
第673章 卷九·第31章 印记二三:三生石29
“咳咳咳……”躺在床上的杜甫咳嗽起来。
“爹,您醒了?”被惊醒的杜凤儿忙坐起身来,上前去查看杜甫的情况,“您感觉怎么样?”
“凤儿……”杜甫揉了揉眼睛,感觉嗓子很干涩,“我这是睡了几天?”
“您睡了五天了,”杜凤儿忙端来茶水,扶起杜甫让他喝,“都快急死我了,还请了大夫来看,大夫却说你只是喝醉了……”
“喝醉了……”杜甫喝了两口水,捏了捏自己的眉心,喃喃道,“我好像做了个梦,梦到了李兄……”
“爹,您说什么?”杜凤儿没听清杜甫的话。
“啊,没有,我没说什么,”杜甫摇了摇头,看着女儿深深的黑眼圈,“阿凤,这几天辛苦你了。”
“不辛苦,照顾爹爹是女儿该做的,”杜凤儿笑道,“您饿了吧,灶上一直热着粥,我去给您盛一碗来。”
杜凤儿离开房间之后,杜甫一直沉浸在之前的梦境之中,无法自拔。梦中的一切虚幻迷离,却又清晰真实。
自从得知李白的死讯以来,杜甫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兄长会选择跳江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疑问如同沉重的阴影笼罩着他,加上过度的哀思,所以才会做这样的一个梦吧?
杜甫在床上躺了五天,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变得僵硬不堪,他决定起身活动一下筋骨,然而当他刚刚下床时,一件东西从他的怀中掉落出来。
杜甫弯腰捡起地上的物品,仔细一看,发现那是一块锦缎。这块锦缎质地柔软光滑,上面绣着繁复而精致的图案,透出神秘的气息。他的手不禁颤抖起来,心中闪过一道炸雷。
“这……这不是梦啊!”杜甫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惊愕,紧紧地握住那块锦缎,它是唯一能证明梦境的证据。杜甫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一连串的画面,那朦胧如幻的场景如今变得愈发清晰。
“爹,您这是怎么了?”端着粥回到房间的杜凤儿看到杜甫正坐在床边发愣,吓了一跳。
“喔,凤儿,爹没事,”杜甫回过神来,“过几日你请郭贤侄来一趟吧,爹有事要与他说。”
南音送杜甫的魂魄回归躯体之后,就转身离开了,回到番禺之舟处,这一次乘舟到了巴州鞍玄山中,要去寻找李青松。
文老板曾经讲述过在鞍玄山中发生的一段异闻,其中降服五公子饕餮之后它吐出的灵墟仙山成了山里的神秘境地,李青松当年就被困在了其中。(第七卷 59章)
南音从番禺之舟上下来,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展现在她面前,令她瞠目结舌。
上次她进入灵墟山时,只看到了一片奇石谷,里面怪石嶙峋,各种动物栩栩如生。然而,这一次呈现在她眼前的,竟然像是一座繁荣昌盛的市镇。
不过说是市镇却也不尽然,并没有房屋楼宇,只有花树草石,这些人在其中用石头搭起小摊子,木头堆成桌椅,而且还有不同的小店,吆喝声此起彼伏,就好像是在玩大型的“过家家”。
而南音很快便留意到,这些穿梭往来的“人”眉心处并无气运流转,这意味着他们并非生人。这个发现立刻让南音联想到了明月楼中的蜃楼会,那些前往参加宴会的客人皆是妖鬼精怪幻化而成,难道说这座奇怪的市镇和明月楼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吗?她心中暗自思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