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夫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确定那个摆件有问题。
如果真的似勒鲁瓦说的那是随手买的不值钱小玩意,他没有放在心上,以其作风是会顺水推舟把它当作添头送出来。
他却绝口不提。
这东西看着与上千法郎的酬金不能比,但必有特殊的地方。
等走出大门一段距离,麦考夫询问莫伦,“那个摆件,您知道它的来历?”
莫伦点头,“它不是南欧工艺品,是加勒比海原住民的宗教仪式器物,海牛骨制造的呕吐棒。”
麦考夫:“呕吐棒?是催吐用的?”
“是的。”
莫伦说明,“当地有一种「科霍巴」粉,取用本地植物种子与烟草一起碾碎制成,它有致幻效果。萨满吸入它之后,可以接受神灵的指示。在仪式开始前需要禁食,再使用呕吐棒进行净化胃部。幻觉世界光怪陆离,催吐棒手柄的怪奇造型就是参考了仪式中看到的幻想动物。”
莫伦:“现在的问题是加勒比海原住民祭祀仪式用的器物,勒鲁瓦主教为什么要收藏它?”
麦考夫联想到之前在大英博物馆闹鬼事件里出现的阿兹特克死亡哨。
“墨西哥临近加勒比海,死亡哨与呕吐棒的来处地位置接近。前者被捕梦社成员使用,后者在勒鲁瓦的书房里,很难说两者毫无关联。”
莫伦微微颔首,“我正有此怀疑。不能说勒鲁瓦是捕梦社成员,但他与之八成有所牵连。您在他的书架上有什么发现吗?”
麦考夫提到那本《养蜂研究》,“我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后找家旧书店买本看看。勒鲁瓦一直翻阅它,到底是什么内容吸引了他。”
说是之后买书,在那之前先要去一个地方。
麦考夫在来巴黎前收集了多方有关圣物交易的情报。
一个月前,意大利出现了新闻。
爱尔兰商人吉姆麦基去买地修度假别墅,他荒地里挖出了一堆棺材,据说埋着中世纪修士。
尸体早就化为枯骨,关键是陪葬品。经过梵蒂冈鉴定,基本确认是都是圣物。
三月初,这批圣物的一部分被运到巴黎。
今天下午首度展览,而吉姆不打算带走了,说想给它们找到虔诚的买家。
观展需要购票,票价不菲。
麦考夫预定了两张票,倒要看看这时候举办的圣物展览有无古怪。
下午一点半,塞纳河畔展览会。
进场后,只看到了一位胖商人在入口附近接客,他有一头炫目的红发,以及看谁都像是看黄金的财迷眼神。
莫伦与麦考夫对视一眼。
这个爱尔兰商人好扎眼的头发,是错觉吗?看到他总有一种幻视“乔门罗”的感觉。
麦考夫眨眨眼,拉起了莫伦的右手,以指腹在她的掌心写下了两个字母「JM」。
第172章
莫伦手心微痒,向麦考夫眨了眨眼。
J.M是“乔门罗”与“吉姆麦基”的首字母缩写。
两人的高矮胖瘦不同,更是操着不同的口音,但他们有着相同的棕色眼睛。
这年头的伪装术中最困难的一环是无法改变瞳色。
倒也无需等待百年,莫伦听说德意志已经有人在搞隐形镜片研究。等再过几年,或有新品问世。
话说回来,门罗与麦基会是同一个人吗?
莫伦捋了捋时间线。
乔门罗一月初离开纽约,最快一月中旬回到欧洲。
二月上旬,吉姆麦基在罗马挖出一堆装有圣物的棺材。
她凑近麦考夫耳边低语:
“假如真是同一只「大蟑螂」,他可真够敬业的。这么快就从纽约的惨烈打击中恢复,一刻不停地搞钱。”
麦考夫回以耳语,“四十多岁正是打拼的年纪。我看他这次不像是黑吃黑,像是销售「赎罪券+假货」模式。”
莫伦:“梵蒂冈教廷为这批圣物背书,不知道是同流合污,还是终日打雁但被啄了眼。”
麦考夫扫视展柜,“我不太懂圣物的鉴定,但它们看上去挺像真的。如果是同一只「大蟑螂」做的,他也算多才多艺。有这手造假的本事,当初何必去趟纽约的浑水?”
“也许刚刚网罗了一位造假高手。”
莫伦感叹,“但这种招贤纳士的速度也太快了些。”
两人窃窃私语几句,开始认真观展。不仅看展出的所谓圣物,也观察参观者。
今天是「中世纪沧海遗珠圣物展」的第一天,荆棘冠的偷盗者会来吗?
假设巴黎圣母院的盗窃案是主教勒鲁瓦自编自导,他的动机是什么?把两人引到巴黎来做调查,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