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种植番茄,对兕子来说可是不小的挑战。
因为错过了五六月播种,八九月收获的好时机,她这次只能选择种下越冬番茄。
越冬番茄需要在初冬播种,初春收获,对种植的温度、湿度都有要求。也正是因此,兕子才察觉到立政殿那片小菜园不够折腾了。
“要温暖、干燥……”
小萝莉坐在马车中,一边瞧着车窗外的秋景,一边开动脑筋想办法。
万界庄园里有一种透明琉璃屋子,叫做单坡温室。
要是能把它搬来庄子里就好了……
小萝莉正胡思乱想,眼角余光瞥见山林之
间蹲着几个人,背上背着竹篓,手中拿着长杆,似乎在敲打、捡拾什么东西。
马车已经抵达庄园边界。
兕子索性喊了停车,探出脑袋好奇问:“你们在做什么?”
林中的白发老媪惊得当即跪倒,又拽着身旁的孙子孙女儿也跪下,战战兢兢答话:“回贵人,老妇人是前头白芒村的。今秋南山的榛栗熟了,上官说过,品相上乘者要我们采了,贡还于朝廷。”
原来是在捡榛栗。
兕子眨眨眼,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朝廷”还要从百姓手里拿吃食。
她索性叫松萝将自己抱下马车,哒哒哒跑到前头斜坡上,指着框子里头的东西又问:“这是什么?”
竹筐里头,除了成色好的榛栗,还藏着大半筐的橡实和棘(酸枣)。
“……贵人有所不知,这、这些橡子,只要深秋里多捡一些回去,几曝复几蒸,便是咱们这些贫苦人活命的三冬粮。”③
老媪手中那长杆,则是用来敲打崖边的酸枣刺的。
“今年水患,粮食不够吃。老妇人的儿子媳妇死得早,只留下两个娃娃。老妇人死了不要紧,可是娃娃们若不能吃饱活着,实在无颜面见地下的祖宗啊。橡子不够吃,老妇人便只好多打一些棘来充饥。”
兕子听着这些话,嘴角慢慢耸拉下来,眼神里也带上了难过。
原来,在耶耶治下,距离长安这么近的地方,还有人为了冬日里的饱饭而四处奔忙发愁。
这些事,她从前在宫中竟一点都不知晓。
难怪耶耶总为了天下人叹息。
松萝瞧着小公主的样子有些心疼,连忙掏了些碎银,递给老媪,又吩咐身后的宫人:“待会儿回庄子里取些过冬的粗粮肉蛋,分给他们。”
老媪带着两个面黄肌瘦的孙辈,跪在地上不住叩首,感谢着兕子这个贵人。
兕子却觉着承受不起,她明明……什么都没有做。
于是红着脸将人扶起来:“阿婆,快、快回家吧。今年冬天,往后的冬天,你们都能吃饱了。”
……
回去的路上,兕子异常沉默。
松萝不免宽慰道:“公主莫怕,今年遇上雨水,粮食受损,这才有附近县里的百姓进山收取橡子。这东西本就是灾年的主要食物。棘也一样,百姓们吃不起水果,打一些棘下肚,便是最好的果蔬了。”
对于贫农来说,靠天吃饭,手无余粮,连活着都是个问题。
兕子听了这话,愈发闷闷不乐。
她在脑海中问系统:“是不是我好好种地,就能帮一帮他们,耶耶也不用发愁了?”
【土地问题很复杂,不能单纯以作物产量去解决问题。但是,等宿主学习更多的耕种技法、土地地权、金融和赋税政策后,一定能取得相当不错的收获。】
学习?知识?
小兕子听着这些词脑袋直发懵,咬咬牙追问:“想学!兕子该跟谁学呢?”
【已为您匹配到最合适人选:房玄龄。】
第10章 10 房玄龄:一颗水灵灵的王母桃。……
兕子说干就干。
走安礼门才一回宫,便要去两仪殿寻李二陛下。路过横街时,小萝莉都顾不上去找高阳她们抓子儿玩耍了。
两仪殿是李二陛下听朝视事的地方。
除了每月初一十五,帝王须得前往外朝的太极殿视朝之外,其余时候,都是在两仪殿内处置政务。
今日散朝后,李二陛下留了房玄龄在偏殿书房内议政。君臣二人正事话完,才将将闲聊两句,外头张阿难便来报:“陛下,晋阳公主求见。”
李世民挑眉:“平日里除非是修习书道,否则,这丫头是半点也不肯过来的。今日倒是转性了。”
李二陛下抬手,示意张阿难将人请进来。
房玄龄已是五十有六的年岁,见状笑呵呵夸赞两句,正打算退下去。
兕子从外头奔进来,原本直冲李二陛下而去的脚步顿住,顺势拐个弯儿,立在了房玄龄面前,满脸的吃惊和欢喜:“哎呀,老房,正要找你呢!”
等着炫女儿的李二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