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不喜欢这种感伤的情景,待了一会儿就出去了。
陆薇留下来问五阿哥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尽管派人去跟她说。
五阿哥摇摇头,“多谢皇额娘的关心,儿臣自知时日无多了,只希望您日后多多照顾儿臣的额娘。”
陆薇答应了他,“你放心,我会看顾愉妃的。”
愉妃在后宫从不生事,算是一位好同事,于情于理陆薇照顾她也是应当的。
五阿哥就像了却了最后一桩心事,“那么儿臣就再没什么遗憾了。”
三月上旬,荣亲王五阿哥在兆祥所病逝,他的灵柩被安置在了定亲王墓,与大阿哥、三阿哥作伴。
五阿哥的全部丧事完毕已经到了四月底。
宫里每日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喜怒哀乐,什么样都有,日子却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转眼进了五月,令贵妃发动,于十一日生下了皇帝的十七阿哥,母子均安,
新生的喜悦很快就取代了五阿哥过世的哀伤,整个皇宫都在庆祝新生儿的诞生。
这一次皇帝给足令贵妃荣宠,除了惯常的赏赐之外,他特意下旨将令贵妃娘家从镶黄旗包衣佐领抬入镶黄旗满洲。
二十多年了,令贵妃终于凭借自身实力给娘家改命成功!
第256章 一直以来包衣的身份都……
一直以来包衣的身份都困扰着令贵妃。乾隆十六年,皇帝给魏家抬过旗,但只是从包衣管领抬为包衣佐领,魏家内务府包衣的身份仍然没有改变,这一次才是真正的抬旗。
在这宫里也有两股风,皇后与嫔妃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以前的富察皇后在世时,从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她的娘家一直是朝堂上皇帝最信重的家族;继承者那拉氏则不同,她这股东风总是无法完全压住嫔妃们的西风,所以她迫切得希望十二阿哥能尽量被立为储君,以至于后来因此与皇帝造成了不可缓和的矛盾;等到了现任陆皇后,好了,家世、子嗣全部都不行,而且往后看有子嗣的机会应该也是无了,如果说她真占了些什么,那大概就是孝了。
皇太后与前两任儿媳妇的关系平平,与陆皇后是真好,比亲生的母女还好的那种。
因此,尽管如今令贵妃这股西风十分强劲,但想完全压倒皇后,还是有些困难。
因她生产,皇帝特意允许魏家女眷进宫陪伴她。令贵妃的两个弟妹对于进宫这件事已经非常轻车熟路。
但皇后相当于内廷女主人,这两位魏太太每次进宫时,都必须先去拜见皇后,然后再被带去令贵妃的住处。
最近因为她们三五日就进宫一回,陆薇也不会总有时间见她们,于是偶尔就直接让毛太监或者春燕等宫女打发她们去见令贵妃。
人的脾性就是很奇怪的,每次进宫见皇后这一道程序她们嫌麻烦,但皇后不见她们,派遣了太监或宫女代劳,她们又觉得皇后不够重视她们。
这日她们又来圆明园探望令贵妃。
因令贵妃的幼子十七阿哥已经满月,奶娘就把他抱出来给两位舅母看。
两位魏太太轮流抱了一回,都赞这孩子生得好,是个有福气的。
这个孩子确实给令贵妃带来了好运。
在这个孩子之前她已经有渐渐失宠的趋势,但这个孩子来得太及时了。
宫里这几年没有孩子出生,去年皇帝的亲兄弟果郡王弘曕过世,今年五阿哥过世,这两件事都让皇帝感伤不已,十七阿哥的到来正正好让皇帝摆脱这种情绪。
皇帝对这孩子也是非常喜欢,对令贵妃不免又恢复到从前的宠爱。
魏家的荣宠系于令贵妃一生,她是长姐,家族从小就对她寄予众望,而她也不负所望,让魏家摆脱包衣身份,成为真正的旗人,而且,说不定魏家日后还有更大的荣宠呢!
人逢喜事精神爽,令贵妃高兴之下,又命人唤来七公主、九公主、十五阿哥过来拜见舅母。
皇帝对儿子们是妥妥的严父,但女儿却很好,七公主与九公主姐妹俩养得很娇;十五阿哥养在圣祖温慧皇贵太妃身边,他今年才六岁,小小年轻,性子平和稳重。
有孩子就有希望,令贵妃看着她的孩子们,心情愈发好,她让孩子们拜见舅母。
三个孩子也很听母亲的话,恭敬地给舅母们请安。
两位魏太太连忙扶起他们,把他们狠狠夸赞了一番。
外甥舅母见面完毕,令贵妃让人把孩子带去玩儿,她与两个弟妹唠嗑家常。
家长里短无外乎那些琐事,九公主今年满十岁了,也该相看额驸了。
三人提到这个话题,令贵妃就笑道:“皇上早两年前就给我说过她的事情,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下旨,但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