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陆薇真没办法回答她,“我不知道。但你现在走得很辛苦,也很痛苦。”
令嫔怅然一笑,“如果当初走别的路会好一些吗?”
陆薇想了想,道:“两条路放在你面前,你选了一条,以后可能会后悔没有选另外一条;但如果回到过去,你选了另外一条,日后仍然也会后悔该选第一条。所以,不要再后悔了。皇后怀孕,等回宫后,你可以只做你自己的令嫔。”
令嫔摇摇头,“我永远了做不了自己的令嫔。在皇上,以及宫里众人眼里,皇后对我有大恩,我离开皇后就是忘恩负义,除非我像婉嫔姐姐一样从此待在小佛堂念经度过余生,可我不愿意!所以这条路再辛苦,我也要走到底,我会继续服侍皇后,而且还要比以前做得更好,我倒要看看老天爷会给我安排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她满脸倔强,越说心里越坚定,整个人如在风雨中挣扎求生的小草,永不服输。
陆薇故作轻松一笑,“你还记得以前我给你算过命吗?”
令嫔同样笑道:“你说我命中有福,我虽然附和你了,可我心里觉得你在胡诌,故意哄我开心的。”
陆薇道:“没逗你玩,是真的。”
令嫔笑道:“好,我相信你说得是真的。但即便是真的,我也更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会走得更远。”
天啊,这样的令嫔多么
招人爱,乾小四为什么看不到她!
第77章 在避暑山庄待了六日,御……
在避暑山庄待了六日,御驾重新启程回京。
走了半日,陆薇总觉得这路线不对头啊,热河(承德)往南去京城的话,比较近的路线是过古北口,再经密云、怀柔两县,最后抵达京城。因康熙帝酷爱木兰秋狝,几十年之间往来于京城、热河两地,这里的御道修得不错,沿途每个四十公里就有一座行宫以供休息。
如果不是队伍过于庞大,且带着老人小孩,普通人想要更快,把时间缩短到三四日完全没问题。皇帝出巡回家,怎么样十天也够了。
陆薇主要是发现越走越荒凉,天气也越来越冷,不像是往南在走,而是在继续向北。
在某处暂歇时,她把她的想法给太后说了,太后直接命令李昌盛去一趟皇帝那里。
很快皇帝就亲自过来了,他笑道:“皇额娘眼明耳聪,朕临时改了回京的路,不走古北口进关,而是先去多伦诺尔,再经宣化府回京。”
太后这里有一幅清朝疆域图,是皇帝送给她的,太后的兴趣不大,但陆薇却很爱啊,有事没事都爱去看一看,听到皇帝这么说,心里咯噔一下,这位看来是要抄远路啊,他难道都不考虑他的队伍中还有两个孕妇吗?
太后倒不介意在路上多待几日,问他:“皇后与纯贵妃怎么办?”
弘历自信道:“朕算过路程了,最多再耽误五六天,再说,宫里最好的御医都跟着,不碍事的,皇额娘尽管放心。”
他自己放心就行,太后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反正那都是他的嫔妃。
弘历特意道:“多伦诺尔是个好地方,等到了此地,朕陪皇额娘出去走走。”
太后无不可:“好。”
内蒙古大致是东西走向,而多伦诺尔位于它的中间位置。原本这里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地方,但因康熙帝而变得不同。
康熙三十年,皇帝帝亲自来到多伦,与喀尔喀蒙古(外蒙古),以及内蒙古四十九部在此会盟。
大家伙儿坐在一起开了六天的会,千万别小看这场会,康熙帝打着‘满蒙一家亲’的口号,讲道理,摆大炮,最后凭着清朝当时强大的整体实力,以及康熙的个人魅力与能力,开完这场会后,外蒙古从此纳入清朝的版图。
这是康熙的伟大功绩之一,陆薇猜想乾小四可能是突然兴起想去看看他祖父走过的地方。
御驾到达多伦后,自有当地的蒙古诸部接驾。皇帝赐宴,与他们吃肉喝酒聊天,肯定少不了回忆圣祖当年的丰功伟绩。
第一天开大宴,第二天皇帝则去参观康熙帝当年在此建立的汇宗寺,接见各种和尚喇嘛,考察本地的宗教政治。
此时已是农历十一月,天寒地冻的,实在不适合来个大阅兵,弘历无奈之下只能放弃阅兵。
正事都办完了,这下子他该打道回家了吧。
但他偏不,他还得再盘桓一日。
最后这一日,弘历邀太后出去微服私游多伦城。
……
这日天气并不好,天空阴沉沉的,天空中时不时飘着雪粒子。
太后她老人家身体再好,再喜欢旅游,也不想出门啊,更何况只是一个北方草原上的小城,能有什么好逛的!
太后婉拒:“今早起床有些咳嗽,已经瞧过了御医了,说是不能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