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呸!”乐陵县主维持自己最后的端庄,狠狠啐了太子一口,说:“分明是你色胆包天,对北凉公主不轨,逼得北凉公主绝望投缳。如今你还想将罪责全都推到北凉公主的身上,你的良心何在?”
“不是,不是这样的!”太子还想狡辩。
隆化帝脸上乌云密布,好似下一刻就会雷声轰天。
澜意的声音,就像哗啦啦的雨声,令隆化帝心底的阴霾更深了一层。
“父皇,不知您还记不记得,隆化二十二年的冬天,儿在东宫发生的事情?”澜意提及当年太子色胆包天做出的事,脸上没有半分惧怕和担忧,神色自若,说:“当时太子见我颇有姿色,想强行占有我,若非父皇和阿琛及时赶到,制止了此事,儿当时估计也会如北凉公主般投缳。”
澜意故意夸大其词,即便当时真的被太子玷污,她也不会绝望轻生。
重活一世,是上天垂怜,给了她重新再来的机会,她定要好好把握,改写命运。
这种小事情,根本不值得她为此奉献出性命。
慕琛却愤怒不已,“父皇,您也听见了吧,要是您没有及时赶到,我的澜意就要被太子给害死了。”
他加重了“太子”二字。
平时在隆化帝面前,他们兄弟几个都是称兄道弟,很少以“太子”“楚王”来代称。
虽然他们兄弟几个面和心不和,但在对抗太子这件事情上,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
秦王很快明白了慕琛的意思,“没想到,这太子竟然如此荒淫无道,连自己的弟媳也不放过,也不知道他残害过多少无辜的女子啊。”
“确实,荒淫无道。”齐王附和。
慕琦才反应过来,怒目切齿。
他压根不知晓此事,“还有这回事?澜意,你怎么不同我说?那时你虽为成为六郎的王妃,但你还是我的表妹啊!”
“他如此品行,不堪为一国储君。”隆化帝已对太子失望透顶,良久后,才做出总结。
太子和太子妃连连磕头,隆化帝置之不理,内心抽痛,仿佛见到了早逝的孝和皇后。
他背过身去,微闭双目。
太子妃见状连忙求情,“还请父皇念在小皇孙的份上,原谅殿下吧!”
“小皇孙有这样的父亲,是他的不幸。”隆化帝原本打算立小皇孙为太孙,眼下看来不必了,道:“拟旨,废太子。”
第114章 要变天了。
废太子是件震惊朝野的大事。
隆化帝未跟朝野大臣通口气,便自行决定废太子。他一向撞梗独断惯了,要是连废立太子之事都不能自己做主,枉当这个多年皇帝。
除却郑家的党羽,皆支持隆化帝废太子。
太子的昏庸无能,他们都看在眼里,将江山交给这样一个人身上,他们还不如再次揭竿起义,推到大荣王朝得了。
于是乎,废太子的事情,就这么顺理成章完成了。恰逢冬至祭坛,隆化帝便在先祖面前,亲口宣读废太子的旨意。
太子贬为庶民,幽禁宫苑,终生不得出。一向养尊处优的太子妃和小皇孙,也褪去了一身华服,换上粗布麻衣,陪太子度过艰难的幽禁时日。
自废太子
后,隆化帝心情阴晴不定,众人伴君如伴虎,时刻提心吊胆,生怕触怒帝王,让自己过不好这个年。
好在除旧迎新之时,燕王府传来了喜讯,燕王妃陈月婉怀有身孕,已两月有余。
人逢喜事精神爽。
隆化帝听闻儿媳身怀有孕,龙颜大悦,流水一样的补品和赏赐,进了燕王府库房,一时间羡煞旁人。
如今太子已废,不少朝臣看中慕琦的外祖家,暗暗站队慕琦,接着贺喜的由头来燕王府结交。
燕王府一时间门庭若市。
跟燕王府离得最近的齐王府被一层乌云笼罩,听不见半点欢声笑语。
门房不悦地皱了眉头,反手将耳朵堵住,不愿听见不远处的乐声。
奴仆如此,主子更甚。
一向冷漠无情,从不管他人闲事的齐王,在今日竟大发雷霆,砸了府上许多珍藏的古董玉器。无论齐王妃如何拦,齐王都视若无睹,反而砸得愈发凶狠。
齐王妃害怕隔墙有耳,又是哭又是跪,哀声劝齐王停下:“殿下,您这是做什么呐?这些都是父皇赏赐给我们的,长者所赐之物,容不得半点损伤,否则就是对长者的大不敬呀!殿下,您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跟父皇唱反调,父皇要是知晓此事,势必会雷霆大怒,责备我们齐王府。”
齐王妃人长得温温柔柔,哭得梨花带雨,像一朵被雨水打湿的娇花,令人心生保护之意,不忍它被雨水浸泡。
齐王正在气头上,没有发觉齐王妃是各种神色。
所以,即便她的声音柔和,入了齐王耳朵里,就是尖锐刺耳的声音,令齐王心烦气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