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凌平英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大肆谴责顾思晴没有同理心,不把读者放在眼里。
这一次事情的反响更大了,连电视台工会的领导都找她谈话了。顾思晴把事情的真实经过讲了一遍,领导听后道:“既然这样,你就赶快澄清,免得带来更加不好的影响。”
“我正准备起诉,但是法院那边受理需要时间。”顾思晴道。
工会领导自然明白中间的弯弯绕,不过他没有说什么,毕竟顾思晴是占理的一方,她想从这件事中获得些利益,也是她自己的事情,单位没必要管太多。
第二天,顾思晴就接到了夏翼的电话,说已经起诉了,她可以还击了。
三天后,顾思晴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简短的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然后就是还击凌平英,最后还说已经起诉了凌平英和范家父母。
:本来今天想把昨天的给补上的,但有些事情耽误了,几天没有补上。我明天尽量补上哈。
第571章 别想有前途
九零年代,很多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即使作为知名作家的凌平英也是一样。
她觉得她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抨击顾思晴,不过是表达下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怎么都不可能上升到违法的高度。
上一次她和顾思晴在报纸上打口水仗不就是这样?也没见顾思晴起诉她啊!
她不知道的是,上次顾思晴没有起诉她,是因为他们两个的口水仗,并没有对顾思晴造成伤害,反而让她从中获利。
在那种情况下,顾思晴要是再起诉的话,就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看着报纸上顾思晴写的文章,凌平英气的脸都白了。她长这么大,还第一次被人告到法院,想想都觉得丢人。
气怒之下,她拿起笔就想再写一篇文章还击,这时她的一个不错的朋友戚信厚来了。见到她就说:“你怎么又跟顾思晴对上了?”
凌平英沉默着没有回他的话,即使是好朋友,她没办法把她想借着跟顾思晴的口水仗提高热度,进而宣传新书的事情说出来。毕竟不是多光彩的事情。
“再说,就顾思晴读者这件事,我觉得顾思晴做的对。”戚信厚又道:“我们都是作家,要是那些读者都有样学样的来找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戚信厚的想法,几乎是所有作者的想法。今天这件事发生在顾思晴身上,明天就有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
“但是顾思晴做事情太没有顾忌,我不就是写了一篇文章吗?至于起诉我吗?”凌平英觉得顾思晴太小心眼儿,太小题大做。
戚信厚觉得,凌平英虽然有文学才气,但在其它方面脑子确实不是很灵光,抓不住重点。你现在抱怨有什么用?你抱怨了顾思晴就能撤诉?
“不说这个了,”戚信厚道:“来之前我找了个律师问了下,律师说你这种情况,败诉的可能性很大。”
“败诉了会怎么样?”凌平英问。
戚信厚叹口气,“律师说看顾思晴的诉求了,她要是只让你赔钱,倒不是大事。但她要是让你当众道歉”
后面的话戚信厚没有说,但凌平英也清楚。如果当众道歉的话,她就丢人丢大发了。
“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凌平英现在是真的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
“你主动跟顾思晴和解吧。”戚信厚看着凌平英语重心长的道:“其实说起来,你们之间也没有多大的仇怨。”
毕竟现在没有利益冲突,不过以后会不会有,就不好说了。
“让我主动跟她和解?”凌平英声音拔高了好几个度。
戚信厚:“难道让顾思晴主动跟你和解?可能吗?”
凌平英再次沉默,戚信厚凑近了她一些,压低声音说:“我们请圈子里的几个人做和事佬,顾思晴答应和解最好,要是不答应以后有她栽跟头的时候。”
凌平英明白了戚信厚的意思,问:“请谁当和事佬?”
戚信厚说了几个名字,凌平英听后笑了。
戚信厚又小声道:“《知途》语言精辟、有思想深度,且故事勾人心弦,足以看出顾思晴在这本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必定是冲着奖项去的。我们请的和事佬都是当过奖项评委的人,她要是敢驳了他们的面子,《知途》别想有前途!”
凌平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好似现在就看到了,顾思晴拿她没有办法憋屈的样子。说白了,顾思晴还是资历不够!
两人刚商量好,电话响了,凌平英拿起话筒放在耳边,就听里面传来了范父的声音,“凌作家,顾思晴告我们了可怎么办啊?”
凌平英正想说让他们去给顾思晴道歉,进而让顾思晴撤诉。但这时戚信厚小声跟她说:“让他们应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