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概是心里有框架,所以耿文华写起来是毫不费劲儿的,片刻功夫就将这计划是给完整的写出来了。
她自己也懒得再去石榴院了,干脆就让丫鬟给送过去。
那拉氏正在看的时候,胤禛也回来了,十三福晋早已经告辞——那拉氏都低血糖了,她也不好留着劳累那拉氏了,所以就先告辞走人。
瞧着那拉氏半躺在那儿看东西,他就冲要张嘴禀告的丫鬟摆摆手,自去了软塌边,站在那拉氏后面,将那纸张上的东西看了个清楚。
只一眼,就辨认出来是耿文华笔迹。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耿文华又不知道要折腾什么了,等看一大半,心里也并不很以为意。
因为大清对于征兵,其实并不像是历史上那些朝廷,从民间征调。
大清是马背上得天下,打仗靠的是八旗子弟,所以大清的军队,十之八九,都是八旗子弟兵。这也是朝廷对于八旗十分优容的原因,八旗子弟从出生起就能从朝廷领米粮和银子,你若是不愿意上战场,那只这些也足够保证你衣食无忧。
你若是想过的更好些,那到了年纪就需得去兵部报道,然后被分到军营中训练,该上战场上战场。
不过到了康熙时候,倒是也开始征调汉人士兵了,统称为绿营军,他们是没有八旗子弟的那些待遇的,就是打仗,也是被安排在最前面的。
当然,是有些不太公平,但这世上,本也就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
八旗……谁让人家祖上是立下了大功劳的呢?再者,论起来忠心,皇上也是更相信八旗的。
不过到如今,八旗子弟是有些需得整顿的,皇上心知肚明,却是有些不好下手。胤禛心里也时常思索这事儿,到现如今八旗子弟已经多的京城都有些容不下了,朝廷每年光是给八旗子弟的米粮都是一笔很大的支出,都快有些承担不起来了。
于是当年祖宗规定,八旗无圣旨不得出京,就有些不太合用了。
“耿文华到底是天真了些,若是办比赛,可要分满汉?若是不分满汉,那这些比赛,就和汉人没多大关系。”看了片刻,胤禛忍不住点评,再者,若是只要儿童,如何确保那些武将之家出来的,和寻常百姓家出来的呢?
民间有句话,穷读书富习武。穷人家想读书,只要有天分,哪怕是偷偷在学院后面听,也能自己启蒙,从而改变命运。可若是没钱,想要习武,那简直就是……奢望了。
习武想要出人头地,你需得有专门的武功路数,这东西都是家传的,自来都是请了先生一对一指点的,你没点儿钱,从哪儿找先生呢?再者,习武要东西,弓箭,马匹,长枪,鞭子,这些东西都是损耗品,时间长了就要更换,但是换也得换好的,品质略好一些的,就必得要大笔银子来买。
还有,习武需得时常准备伤药,伤药这东西,是比笔墨纸砚还要更贵的东西。普通百姓家,谁家买得起一瓶至少五两银子的伤药?一年还至少得买四五瓶,甚至十来瓶。
没有伤药就只能忍着,可忍着再留下病根,那身体不够好,又如何能练出最好的功夫?
像是马球,摔跤,弓箭这些,都不是寻常百姓能参与的。倒是那蹴鞠,人人可玩儿,有钱的玩皮质的,没钱的玩竹编的。
那拉氏正认真呢,冷不丁听见胤禛的话,差点儿没吓一跳,赶紧要起身,胤禛按住了她的肩膀:“如何想起来这个了?”
那拉氏先笑道:“是十三弟妹今儿来,说要送她家小格格来咱们家读书。耿氏大约是想到了两个孩子相处的问题,就提议给她们组建马球队伍,她出钱来买马匹,她那人,王爷也知道,素来是……跳脱的很,说起来这些,忽然也就想起来比赛的事儿,当即就提议了。”
说完抿抿唇,又将耿文华当时的话给重复了一遍,随即眼眶就红了:“我当时就想到了弘晖,若是以弘晖的名义来办……”
因为耿文华说,谁出钱就用谁的名号,她有钱,她那些钱反正自己也用不完,总不能全留给弘时他们吧?就是和弘时她们再亲近,那拉氏其实也是明白的,终归是没有血缘关系。
所以,她若是能将这些钱,给弘晖买一个扬名的机会,她是很愿意的。
但她不确定胤禛愿不愿意,她和胤禛夫妻一体,她赚的钱,胤禛也是有份儿的。
这会儿胤禛问起来,那拉氏就忍不住落泪,一方面是想让胤禛答应,另一方面,提起来弘晖,也确实是心里难受,她伸手拍了拍胸口:“弘晖走的时候还不到十岁……以前王爷还总和我说起来弘晖,现在,府里上上下下,谁还记得弘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