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巧,我二婚对象还是她(338)

按理说会试舞弊这么大的丑闻,官府怎么可能会任其传言四起,激起考生的不满情绪?

这说明有人要以此搞事情,那人是谁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皇帝本人,再有就是不嫌事大的人。

说到底,除了宣王一方,还有谁不希望这事儿能人尽皆知呢?

皇帝设的局,偏有人愿意往里走,能怪谁!皇帝彻查到底,趁势清理了宣王背后母族的势力——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赦免的赦免。

手段可谓是快狠准。这不是早有预谋是什么!可惜反应过来时,终究是晚了。

一个世家的败落,只在朝夕之间,让人唏嘘。倒是增添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闲谈的话题,各种添油加醋,传的十分精彩。

宣王失势,禁足于王府,但命保住了,身份也保住了。

所有会试考生的答卷重新阅卷,参与作弊的考生永不录用。

皇帝以雷霆之势肃清了考场舞弊,惩处了官场蠹虫,在寒门学子中捞了个好名声。

谁能想到一国之君竟荒唐到,以选拔国之栋梁的春闱做局,来达到他心心念念的目的。

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还以为遇到了当世明君,殊不知在“当世明君”的眼里,他们不过是他排除异己的工具罢了。

“痛快!畅快!从小到大都压我一头,还真当我是他跟班不成!”成王在皎月阁中作乐,只为庆祝宣王的失利。

此时成王喝的兴起,多年积压在心里的憋屈一扫而空!

从小到大,那一样不是要跟宣王比的,可父皇夸过他几回?

“学学你皇兄”“你怎么就没有你皇兄懂事”类似这样的话,他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凭什么他就不如宣王!因为宣王比他能装,比他能演。明明一肚子坏水,却装作君子,他比他可虚伪多了!

如今宣王的下场真的让他满意极了!

成王举杯豪饮,想象着宣王此后的惨状,连带着笑声都有几分的狂放。

没有给宣王致命一击,这其中的变数谁能说得清呢?

宣王虽败落,但还活着,爵位仍在。狂喜之余,何不想想,现如今的局面于他是好处多一些,还是坏处多一些?

乐极生悲,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挡箭牌没了,皇位上的那人会将手伸向的下一个人是谁呢?无论是谁,都不会有好事情等着他。

不是好事,那就一定是坏事了,还是那种要命的坏事情。

成王以为他隐秘的动作没有人知道,但知道的人都知道是他将证据送到了皇帝桌案前,宣王的惨状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可惜,成王的得意不过是一场空欢喜。

皇帝不过是借由他的手,拿到这些证据,达成了他的目的。临了皇帝“过河拆桥”,命人将消息卖给了宣王,成功的挑起了宣王对成王不共戴天的仇怨。

皇帝的这些挑唆的手段,都是从他母后那里学来的。

学归学,但比起狠来,太后可比他狠多了。至少皇帝没有打算要了他儿子的命,至于兄弟间的相残,与他这个做父皇的何干。

这虚伪啊,原来是会传染的……

龙一收到成王在皎月阁中大肆庆祝的消息时,人已经回到了庄子。

书房中。

“皇帝将会试考卷重阅的监理权给了成王?”原以为皇帝会让六皇子来捡这个便宜,万万没想到,皇帝有此一招,她可真是低估了皇帝的狠。

皇帝这一盘棋下得够绝,一手好算计,先是清算了宣王一方,为自己拉了一个“盟友”,然后“嫁祸”成王,再让宣王去对付成王。

想一想,兄弟阋墙总比父子相杀好得多。

这皇帝到什么时候都要估计他的面子,当真是可笑!

皇帝是要面子,但有时面子却不值一提,翻起脸来,也是说不要脸就不要脸的。

好一招借刀杀人!

皇帝这是让宣王和成王两败俱伤啊!

“是。”许正从他主子的眼神里看出一丝厌恶和不屑,接着说道: “成王这两天四处招摇,风光的很。”

风光?就怕是昨日的黄花,秋后的蚂蚱。

成王府上的那些幕僚,难道就没有提醒他们主子的?但凡往深里想想,都能觉察出不对来。

或许也不是没劝过,不过以成王的眼界,一定是觉得,只要不在皇城根儿下出错,就能万事大吉。

“看来皇帝做了两手准备,就看是宣王的动作快,还是皇帝的人动作快了。”从她掌握的证据来看,若是他们将成王背后的那些氏族,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都挖出来,那成王的下场绝对比宣王还要惨。

不只是惨,还要死很多的人。

皇帝做梦也不会想到,那些氏族有这么大的胆子,真以为山高皇帝远,嚣张如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