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数着目前所有的银子,加起来才二千两,里头还有些是从陈氏他们那里拿来的,买酒楼的钱都不够,更别提后续支出。
李青禾瞅着她的钱夹子发愁,现在回去拿钱,再来的时候都快要过了最适合吃火锅的季节。
她瞟了一眼温时琛带来的谢礼,心想要是送实在点的金子就好了,这些东西虽然值钱,但她总不好卖了换钱吧。
正在她发愁之际,听到房门外,石梅说李海棠来了。
李青禾将钱盒子放好,整理下被坐皱的衣摆,走出房门。
李海棠正在陈氏方桃说话。
“你今日怎么有空来了?”李青禾笑问。
前些日子,锦檀绣庄接了一个活,是要给一个公侯家的贵女绣嫁衣,因为要赶在九月之前完成,李海棠连过来一起过中秋的时间都没有。
李海棠笑吟吟,“那嫁衣绣完了,我就有时间了呗。”
李青禾便也坐在她们对面,闲聊起来。
聊了好一会儿,李海棠提议,说出去走走。
第235章 为钱发愁
李青禾自然乐意。两人便相携着出了门。
“我适才见你心不在焉的,有什么事吗?”李海棠问道。
陛下赐的府邸虽小,地理位置却是很不错,走出路口,就是繁华的大街。
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李青禾便压低声音,将想开酒楼,身上的钱却不够的事诉说出来。
李海棠莞尔一笑,“我这里有一千两,你先拿着去应急。”
她虽是个绣娘,但托月荷娘子的福,很多时候接触的都是富贵人家,除了酬劳,还有不少赏赐,有次她给一个老妇人绣百寿图,那老夫人欢喜之下,赏赐了她一个玉如意。
她是个实在人,这玉如意被她拿去换了三百两,还有一些别的不适用的玩意,都被她换成现钱了。
这些年她吃住都在绣庄,积积攒攒,也攒下不少。
李青禾双眼一亮,开心地用肩膀碰了一下李海棠的肩膀,“可以啊,你这雨也来地太及时了吧。”
虽然多了这一千两还是不够,但至少也缩短与三千二百两的距离了不是?
锦檀绣庄很大,前面是摆放绣品,招待客人的铺子,后面是绣娘们有做绣活的院子,也有一排排房间。
李海棠带着李青禾从后门进来,来到她的房间外,推开门,里面干净整洁,空间不小,房间里有一张圆桌,一张矮榻,流苏门帘里面,是床和梳妆台。
李海棠给李青禾倒了杯水,就拨开流苏,从里面翻找出一个小匣子,打开一看,有一张银票,还有好些银锭子。
“这些你都先拿去吧。”李海棠将小匣子推到李青禾面前。
李青禾喜笑颜开,“你太仗义了,真是感谢。”
李海棠没好气道:“你跟我客气什么?”
李青禾在她的房间坐了好一会儿,才抱着小匣子回家。
一路上她故作镇定,生怕别人知道她怀里的小匣子里面装着钱。
正在她一边步履匆匆,一边警惕行人的时候,一辆马车停在她身旁。
“青禾,你去哪里,我捎你一程?”
温时琛撩开车帘,探出半个头。
这真是雪中送炭!李青禾心里感叹。
“好啊,我回家。”
等马夫下来,放好矮凳的后,她不客气踩着矮凳上去。
进到马车里,她才发现温时琛今日穿的是鲜红的官服,要说这红色衣裳,真是够双标的,长得黑的人穿,显得更加黑,若是皮肤白的人穿,那看起来就愈发白。
温时琛就是后者,鲜红色的官服,衬得他像是高山上的白雪。
温时琛跟车夫交代了李青禾家的地点,才问:“你手里抱着的是什么?”
他刚才在马车上就看见了李青禾怀里的小匣子,虽然表面云淡风轻,但双手有些用力,看得出她在紧张小匣子里面的东西。
李青禾也不怕堂堂的国公爷抢钱,大大方方地道:“银子。”
“你就抱着一匣子银子在大街上走?”心这么大,后面这半句他自然没说出来。
匣子虽小,但里面装着几个银锭子,还是有些分量的,她将银锭子放下,甩甩手,道:“没有办法的事。”
两人经过上次的交谈,相处起来要比之前随意不少。
温时琛问道:“今年的新科探花是你什么人?”
李青禾一愣,他问小文做什么,不会是小文有什么小辫子被这个大理寺卿抓到了吧,于是犹犹犹豫豫地回道:“他是我的胞弟,你为何问起他来?”
温时琛笑了,“莫慌,所有的官员的信息都要记录在案,今日去户部查某个犯官是看到的,就随口一问。”
李青禾松了口气,“原来如此。”
难怪一人犯事,官兵们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人的三族甚至是九族都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