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低着头,抬手回道:“虞渊轩辕部轩辕煕,见过神上。”
轩辕部……
溯宁眼前掠过许多破碎画面,却又看不分明是什么,她垂眸,手中现出一卷玉简,指尖拂过,玉简便落在了少年面前。
“既想修行,便悟此卷。”
听闻此言,少年怔然抬头,看向面前灵光熠熠的玉简,有些回不过神。他并未怀疑溯宁话中有假,却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授自己术法。
灵族青年见此,竟也顾不得身份之别,开口道:“神上,他不过是卑贱人族……”
溯宁的目光投向他,语气中透出莫名讥诮:“真是不巧,我体内,也流着卑贱人族的血。”
就算她再像神族,在九天神族看来,体内还是流着人族的血脉。
从前溯宁讳言于此,如今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灵族青年顿时现出惶恐之色,他修为境界低微,就算溯宁并未刻意遮掩气息,他也难以辨出她其实是半神。
见溯宁转身,似乎无意和自己计较,灵族青年才松了口气,转瞬间已是出了一身冷汗。
瑶谷侍女冷声向他道:“你们自去领罚。”
几名灵族不敢反驳,躬身称是。
少年犹豫后,还是将手中玉简呈奉在她面前,瑶谷侍女声音清冷,与之前并无分别,只道:“既是神上所赐,你收下便是。”
神上所赐,便不容谁来抢夺,她目光扫过在场灵族,带着几分警告意味,让他们顿时将头垂得更低了。
了结这件小事,瑶谷侍女领溯宁与玄度沿山麓向上,瞬息已至对月崖上。
缭绕云雾中,头发花白的妖族佝偻着腰背,向值守在外的灵族护卫苦求:“我已经为神君托了三百年的碑,当是能换得入内闻道了啊……”
“能在谷中为神君负碑文,是你之幸,如何还敢妄想以此作换?”灵族护卫手执长戟,将他拦在其外,语气颇有不耐。
“瑶谷当年分明答应过——”妖族老者满面焦色,忍不住探头向前张望,眼底现出希冀之色。
若能得闻神君论道,他的境界便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灵族却对他的哀求无动于衷,神君设宴论道,也需有仙妖在旁侍奉,只是眼前这妖族白发苍苍,生得颇为不堪,又怎么能让他去污了神君们的眼。
至于这闻道的机会对于眼前妖族如何要紧,灵族自是不会在意。
“瑶谷论道,不容外族得闻?”溯宁听了这番话,转头看向玄度。
引路的瑶谷侍女不免觉得她这话问得奇怪,神君辩法论道,当然不是谁都能轻易得闻。
玄度清楚溯宁为何会这么问,因为她的话,他不免也想起了瀛州。
“此处并非瀛州。”他轻声叹道。
瀛州尚存于世时,有六界大能在此传道,天下生灵,无论身份修为如何,皆可前往一闻。
若非得闻各族大能传道,大约也不会有后来的溯宁。
只是如今,九天已经没有瀛州了。
不知为何,溯宁忽然想起了在破碎的昆吾墟中神魂消湮的玄云。
便不算不知去向的三千余载,溯宁也活了有几千岁,与玄云不过是自澜沧海去往北燕同行,寥寥数月,在几千年的时光中根本算不得什么。
但于此时此地,她却不由想起了玄云死前留下的话。
‘神上……我也想一观……那无上境界的风景啊……’
便得溯宁授法,因为寿命将尽,他也难以再有突破。若是能早得传法,玄云未必不能有望仙君境。
但世上之事,从来是没有什么假若的。
就算是溯宁,生在瀛州沉没的三千余载后,大约也是无处闻道。
肃肃山风自崖上过,卷起溯宁袍袖,她停住脚步,站在了原地,不知在想什么。
玄度察觉她的动作,向溯宁投来目光:“阿宁,怎么了?”
前方,闻知玄度前来,在论道暂告段落后,白榆与诸多神君亲自相迎。
溯宁却开口道:“此处非论道之地。”
第九十五章 如今就算瀛州沉没,她仍可……
溯宁的话当然也落在自对月崖迎来的神族耳中。
能为白榆相请论道,他们的修为境界自不会低,便在六界也颇有些声名。溯宁当着他们的面说出这句话,听来几乎与挑衅无异,神色中隐隐显出不悦。
不过是个半神,何来资格评断论道之事?
若非溯宁与玄度同行,大约已经有神族站出来喝问了。
玄度出身方仪氏,曾是瀛州掌尊的弟子,数千年间,无论是神魔之战,还是后来的苍离天大劫,他都为神族立下大功,在诸天殿身居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