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人丢到派出所了。
穆昔配合道:“行,你说。”
谢涟很高兴,“你们说到哪了?”
“和韦泊有仇的强壮男性有哪些,你说吧。”
“好好好,让我说让我说,就是……等等,我不知道啊??”
冉兴平:“……”
再不提一提谢涟的智商,丢人就要丢到全国了。
冉兴平把谢涟押走。
应时安说:“还查到一点,韦泊年轻时曾混过社会。”
“这我知道,但不是说他和那些人已经不联系了?”
“是和他妹妹有关。”应时安道,“我见了韦泊的父母,发现他们不愿和他联系,不只是因为这些年韦泊不学无术,更多的是因为他妹妹。”
“说是去做生意的那个?”
“不是去做生意,是失踪了。那年韦泊在外面惹了事,有人看中他妹妹,他把妹妹推出去了。他的父母无法原谅他,所以多年来不曾联系。韦泊对妹妹一直都不太好,这个妹妹似乎是私生女。”
“是他爸爸在外面的孩子?”
“韦泊父亲曾经下乡,在乡下和村里的女人在一起了,后来回城后又抛下了女人。两个人有一个孩子叫韦媛,就是韦泊的妹妹。韦媛八岁时被送到余水,韦泊的母亲接受了孩子,对韦媛很好,但韦泊和妹妹的关系一直一般,在家里,韦媛受韦泊的欺负比较多,这是韦泊父母邻居提供的信息。”
几年后,便发生韦泊得罪“大哥”,大哥又刚好看中韦媛的事情。
韦泊的父亲不承认此事,但韦泊的母亲说,当时韦媛的确跟着哥哥走了,之后就没再回来。
韦泊不跟说韦媛的下落,他们二人担心报案后儿子会被抓走,便对外说女儿是去做生意,实际上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见过韦媛。
因为此事,韦泊和父母的关系越闹越僵,最后直接不联系了。
“韦泊和韦媛也有仇恨,但韦媛是女人,与韦媛关系亲近的人也有可能是凶手?查一查韦媛的男性朋友?”
应时安说:“已经去查了,暂时还没有结果。”
*
穆昔离开刑侦队前,应时安让人去查了当年韦泊跟着混的那群“大哥”,他们当中应该有人了解韦媛一事。
韦泊的父亲亦有嫌疑,都要仔细调查才行。
穆昔回到派出所,正好唐英武准备了一些礼品打算送给王海。
唐英武曾在部队当兵,对这些老兵有不一般的感情。
案子有进展,多亏王海,穆昔也想去表示感谢。
“唐所,能不能再送一面锦旗过去?”
“咱们才需要锦旗充门面,”唐英武说,“他一个老兵,要锦旗有什么用?不如送点实惠的东西,像米啊面啊,再给他找找医院的关系,医院那边我都打点好了。”
唐英武的话说的很实在,也的确有道理,但……
“您就相信我一次,送一个,我出钱去做。”
林书琰虽然不理解,但表示赞同,“所长,您还是信她的,她的脑回路和普通人不一样。”
而他,以后将做一个正常人,再也不会胡思乱想。
唐英武半信半疑的去做了锦旗。
穆昔特意拉着林书琰去撑场面,三人身穿警服,开着警车,两个男人拎礼品,穆昔手捧鲜花、锦旗,锦旗上写着四个大字——民族荣光。
三个人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去找王海,穆昔恨不得直接拉一只敲锣打鼓的队伍来。
穆昔预想的没错,警车刚开进胡同便被围观,他们最初以为是刑警来了,穆昔三人下车,他们才看到锦旗,茫然地看着欢天喜地的三个人进了王海的家。
穆昔的声音格外高昂,穿透力极强,“王爷爷,我们来看望你了!我们……”
王海是老兵,曾为保家卫国身负重伤的事迅速传遍所有人家。
这一刻林书琰才明白,穆昔就是要给王海撑场面。
在其他人眼中,王海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拾荒老人,穆昔要告诉他们,王海曾经做的事情,绝不普通。
每家每户的老人都是经历过战乱的,那些痛苦的记忆还未完全消退,听说王海曾上过战场,对他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就连几个看热闹的年轻人都不敢再对王海说不好的话,一旦让他们爷爷奶奶知道,非得扒下他们的皮。
场面上的事昨晚,穆昔又去联系王海的儿女。
联系了才知道,原来王海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和前妻生的。前妻运气不好,王海参军没多久便死于轰炸中,三个孩子颠沛流离,险些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