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肯痴迷于肉体的欲望,太动物性,太肤浅,不利于精神层面上的交流。
时愿敏锐地察觉出频率变化,心里不服气,暗自较起劲来。她偶尔配合他的,多数时候则想方设法邀请人上楼,用的多是些烂借口。灯泡坏了、插座老旧、电脑系统更新失败,再暗自为破坏他的规律感到窃喜。
而最近两周,石砚初更是崇尚健康饮食,每天抽出两小时精进厨艺,一手包办了时愿的工作餐和晚餐。
时愿被迫充当小白鼠,有苦难言,却不知他其实是听说了谢琰的绝高厨艺,莫名起了攀比心。
谢琰这人嘴挑,对中餐和法餐都颇有研究。搬去巴黎后,他白天一个人在家,边自学法语边研究申请学校的流程,闲暇时光便用来搜集食谱、挑选食材。
最夸张的一次,他开车去附近小镇采购了一块上好的猪肋排,往返花了近六小时。随后又费了两天时间腌制,配上木材熏烤,终于满心欢喜地将成品端到了方梨面前。
可惜方梨对食物的唯一要求是填饱肚子,连啃三块大排后连手指都没嗦,拍拍肚皮喊饱,继续写论文去了。
谢琰心有不爽,暗骂她从小就是个白眼狼。小时候哄骗他的冰可乐,喝了肚子疼又倒打一耙。长大了不珍惜他的劳动果实,甚至没留意到他切肋排时受了伤。他赌气般地两天没做饭,不料对方毫无察觉,索性随便拌碗色拉对付。
午餐肉太不健康,蔬菜是几天前买的,叶子都蔫了。谢琰闷声盯着她大口咀嚼着毫无营养的食材,烦闷地钻进厨房倒腾出三菜一汤,竟惨遭拒绝:她已经吃饱了。
时愿当时笑到肚子疼,一个劲惋惜谢琰的良苦用心。方梨不以为意,“有话直说咯,不然哪知道是做给我吃的?”
时愿笑累了,不死心地打探人隐私:“你俩试了么?”
方梨眉间团起疑窦,“他不会真不行吧?”
姐妹俩就着“行不行”讨论了一小会,声音越来越大。期间谢琰系着围裙,面无表情地端着饭菜到方梨面前,悠悠叹了口气。
现下刚过下班时间,时愿中午吃了男朋友悉心准备的草,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她卡着点关电脑走人,毫无心理包袱:【石同学,我下班了。晚上我必须得吃重口的肉。】
这段时日她积极刷存在感,主动找项目经理拉关系,始终没能跳出冷板凳期的怪圈。日子久了,人也麻木了。尽人事听天命,爱咋咋地吧。
她前脚刚出办公区,恰好和实习生Tina打了个照面。对方展露笑颜,亲昵地凑近些,“Mia姐,下班了?”
“昂。”
“正好一起下楼,嘿嘿。”
时愿是Tina实习期间的导师。她不爱顶着名号拿腔拿调,只定期约人喝杯咖啡,关心下对方的职场体验。
“最近在上什么项目?忙不忙?”时愿被人挽着胳膊,不自觉放缓了脚步。
“累死了。”电梯门合上的瞬间,Tina如泄了气的皮球半挂在时愿身上,“好难。Mia姐,你遇到不懂的东西怎么办?”
时愿承受着突如其来的重量,身子晃了晃,“先上网搜,再问人。”
“领导回信息很慢,我不敢催,经理更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我每次刚打开文档,还没记什么,对方已经说完了。”
“项目组里谁带你?”
“Simon,你认识吗?”
“认识。”时愿浅笑,眼神示意楼梯层数,“到了。”
Tina瞬间打开了话匣子,叽叽喳喳:“我觉得Simon有点大材小用,明明学计算机的,现在却做着和专业不相干的工作。”
“他找你抱怨了?”
“没,我替他鸣不平。”Tina嘿嘿傻笑,“他常跟我说咨询行业很高大上,劝我尽力拿到return offer,说现在工作不好找。”
时愿鼻腔嗤笑,暗想这人不算太笨,短短几个月,已经学会了对新人胡言乱语。
“Mia姐,你男朋友没来接你?”
时愿诧异地扭过头:“你怎么知道我有男朋友?”
感情这类私密的事情,时愿只会在相熟同事询问时,敷衍回应两个字:谈了。至于对方的条件、身份等信息,她一概选择打马虎眼带过。
Tina缩了缩脖子,“上周末吃甜品时看见你俩了。”她弯起眉眼,“没好意思喊你。”她一时拿捏不好职场人的分寸,见时愿没有往下聊的意思,自觉套近乎失败,忙不迭告别:“我先走啦!”
“好,拜拜。”
石砚初:【临时需要替我爸参加一个饭局。】他随即发来一条地址,【八点能不能来接我一下?】
时愿:【好。】
时愿回家煮了碗泡面,磨蹭到七点半,临出门前恍惚了一瞬:以前一个人是怎么打发时间的?居然完全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