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依晓来了兴致问道:“那你这次考得多少分?”
顾思远:“也就六百多。”
“那也很高了啊。”卢柚宁说道。
一直在一旁默默吃饭的阮付熙难得也出声安慰,“高考不会考那么难的,现在就是比谁的心态稳,心态稳的人就有可能逆袭。”
陆依晓听了,点了点头说:“我知道啦,我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的。”
顾思远目光看向两个女生,问道:“准备高考了,你们想好考哪所大学和专业了没?”
卢柚宁回答道:“我想考北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陆依晓思索了片刻,回道:“我打算读金融专业吧,我爸妈想让我以后回公司帮忙。至于去哪个学校,等考完看分数再决定吧。”
说完,陆依晓看向两个男生,问道:“你们呢?”
阮付熙眼神不经意间扫过卢柚宁,眼神闪过一丝温柔,回应道:“计算机专业,学校就北大吧!”
顾思远意味深长地眨了眨眼,打趣道:“可以啊,熙哥,这样你和宁姐又能当校友了。”
卢柚宁抿了抿嘴,突然觉得天气热得慌。转移话题说道:“你呢,打算读什么专业?”
顾思远说道:“我可能也读金融。”
卢柚宁也打趣道:“那很好啊,和晓晓一样。说不定你们也会是校友呢,那我就把晓晓交给你照顾了。”
顾思远笑着打哈哈,“那必须的,宁姐放一百个心。”
陆依晓红着脸,嗔怪地看了卢柚宁一眼,“说什么呢,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想了想又继续说道:“再说了到时候谁照顾谁还不一定呢。”
卢柚宁看着陆依晓那害羞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笑着道:“哎呀,有人照顾多好呀,那以后在大学互相照顾着,这‘友情’不就更深了吗。”
顾思远赶忙做出讨饶的样子,说道:“宁姐,我错了还不行吗?”
在三模来临前,学校组织了班级合照。各班按照顺序依次进行,有些班级穿着班服,有些班级则穿着校服。
卢柚宁穿着校服,站在第二排,前面第一排坐着校领导。她微侧着身,面带微笑地看向镜头。
随着摄影师喊出,“一、二、三,茄子”的口令。定格住了他们最美好的模样。
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每一个笑容里都藏着这三年来的成长故事、欢笑与泪水、拼搏与奋斗。
也许,三五年后,或是更久之后,大家会淡忘彼此,可却永远会记得在高中一起奋斗的日子。
下午放学后,校园广播站播放着某某为某某人点的歌。
借着毕业季的氛围,那些平日里不敢说出的话,都借着歌曲传达给对方。有的是满满地祝福,有的是深深地不舍,更有的是未曾说出口的好感。
那一首首《那些年》《北京东路的日子》,每一年毕业季都会被无数即将分别的学子们唱响。
而此刻,它从校园广播站悠悠传遍校园,更是勾起了大家心底无尽的眷恋与感慨。
陆依晓对着身旁的卢柚宁说道:“宁宁,突然有点伤感怎么回事?这还没高考呢?”
卢柚宁微笑道:“我也有点舍不得,不过没事,不用伤感,我们毕业后常联系。”
“等一会儿,我们去小超市买本同学录吧!总想留点什么做纪念。”陆依晓提议道。
“好啊!”卢柚宁回道。
晚自习前,她们跑去小超市,各自买了一本同学录。
之后的几天里,班级里传着好几本同学录,从第一组传到四组。每个同学都可以写上自己祝福的话语。
下课后,陆依晓拉着卢柚宁抱着本子来到理一班教室外。叫坐在靠窗的同学帮忙喊一下阮付熙和顾思远。
随着靠窗的同学的一声大喊“阮付熙、顾思远,有人找。”不少同学都好奇地往窗外看去。
卢柚宁和陆依晓顿时有点不好意思,强忍着要逃走的冲动。
阮付熙和顾思远听到呼喊,赶忙从座位上起身。顾思远一边应着“来啦来啦”,一边快步朝教室外走去。
阮付熙跟着后面,到教室走廊外,他看着她们问道:“怎么了嘛?”
陆依晓扬了扬手里的本子,笑着说:“我们这不是想着马上要毕业了嘛,就买了同学录,想让你们给我们写一写呀,留个纪念呢。”
卢柚宁也回答道:“对呀,不可以随意敷衍哦。”
顾思远笑着道:“放心,我们肯定好好写。”
阮付熙勾起嘴角,轻声道:“好,我会好好写的。”
陆依晓不放心的叮嘱道:“我们下节课再来拿,你们要小心,别被老师发现呀。”
……
在每个班级教室后的黑板上,不再是其他节日的海报,而是画了一个大大的心形,里面贴着每个同学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