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西北[70年代] /七零炮灰女配觉醒后/七零炮灰女知青(141)

杨小琴的妈妈程大燕,跟王桂英不对付,原因是解老爹年轻的时候长得十分英俊,他跟解堰一样,在方圆几个村里都很受年轻姑娘们的欢迎,不少姑娘脸皮都不要,尽往他身上贴,这程大燕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的解老爹谁都看不上,唯独对程大燕和颜悦色。

程大燕年轻的时候也是村里一枝花,村里的后生都喜欢她,她却痴迷于解老爹,没少往解老爹面前凑。

可程大燕家境不太好,兄弟姐妹一大堆,她父母存了要把漂亮的她‘卖’出去换一大把彩礼钱的心思,一直不准程大燕往解家跟前凑。

解老爹对程大燕倒没有超出男女之间的任何想法,只是因为自家父母跟程家关系不错,对程大燕当成妹妹一样看。

后来解老爹要去参军,解老太太为给解家留后,不顾解老爹的反对,给解老爹包办了婚姻,做主娶了另一个村的王桂英。

王桂英虽然自小有心疾,可是长相不错,又吃苦耐劳,家里地里里里外外的活儿都很干,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勤快姑娘,她又是典型的屁股大,好生儿子的长相,解老太太就做主,把她娶进了门。

婚后解老爹在家呆了不到一个月就奔赴前线,王桂英不久后发现自己怀有身孕,独自在家待孕,果然生一个儿子。

然而孩子长到三岁了,解老爹一直在前线,从没有回过家。

王桂英坐不住,自己偷偷撇下孩子,跑去前线找男人。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自己大字不识的妻子,独自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来找到自己,身上脸上全是伤,眼泪汪汪地看着解老爹说:“你是不是不要俺跟孩子了?俺托人写信给你,你也不回,俺就亲自跑来找你,你要是不想要俺,你只管说,俺好跟你离婚,再找个对俺好的男人嫁了。”

解老爹看着她被战火硝烟熏成黑人,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补丁摞补丁,脚上穿着一双草鞋,脚趾在大冬天里冻得生满冻疮,哭得一脸黑花的可怜模样,心里又好气又心疼。

他倒不是不给她写信,而是他一直在前线,生死不明,没办法给她写信。

本来解老爹对这个父母包办的妻子没有什么感情,可自从这件事以后,让他明白自己的妻子有多么的勇敢伟大,慢慢地对她动了心,跟她接连生下第二个,第三个孩子。

后来解老爹战死战场,临死前一直紧紧握着王桂英抱着小女儿,左右两侧站着两个儿子的黑白照片。

王桂英看见战友们从战场上背回来的他的残缺尸体,用了很大的力气掰开他的手掌,看见他手里拽着她跟孩子的照片,顿时扑在他的尸体上,哭到晕厥......

第73章 为了心中信念

解老爹从没有跟王桂英说过爱她, 可王桂英心里知道,他就是爱她,因为他的爱能从很多细枝末节里体现出来。

比如知道王桂英不认字, 读过书的解老爹从前线给她写信, 信件的内容没有字,全是他用钢笔一笔一笔画的画,告诉她,他的近况。

再比如他难得从部队休探亲假回家,他会把家里家外的活儿都包揽了,给她端水洗脚,洗衣做饭,主动抱孩子、喂孩子饭等等, 还把自己挣得津贴, 一分不少的全交给她,让她可劲儿的花钱, 给自己买想买的任何东西,不要舍不得用钱。

这在陕北地区的农村,大部分男人都很大男人主义, 什么都只顾得自己, 一个不顺心就打女人出气的男人堆里, 解老爹的这些举动, 无疑是另类, 也是爱王桂英的体现。

许多年过去了,王桂英没有像年轻时候跟解老爹约定的那样,等他死后再找个男人嫁,她独自拉扯大三个孩子,又失去一个孩子, 一直守着他们的家。

孩子们长大以后,都有自己的生活和看法,解嫣跟程大燕的女儿杨小琴交好,尽管王桂英跟程大燕一直因为解老爹的缘故,两人势同水火,谁也看不上谁,到底她们两人的事情,不关孩子们的事儿。

她没阻止两个小姑娘交好,甚至杨小琴经常跑来解家找解嫣玩,她也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不过孩子们交好归交好,要是杨小琴想做她的儿媳妇,想嫁给她儿子,那就是痴人说梦!

她可不愿意跟程大燕做亲家,天天看到程大燕那得意张狂的脸来恶心自己,这么一想,让乔希瑶做自己的儿媳妇,总比让杨小琴做自己儿媳妇好。

解嫣看她脸上阴晴不定,没再吭声,心里知道她想通了。

解嫣无声地笑了笑,抬头看着窗外飘飘洒洒的白雪,心想这么大的雪,不知道邮递员能不能准时把信送到村里来呢。

她前段时间在哥哥朋友送给她的书里,发现一页夹层里,写着京都某个地址的小纸条,那纸条涂涂改改,纸条上的字写得十分猶劲、狷狂,看得出写字的人内心十分烦躁、狂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