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来到府中后,前前后后看过一遍,只说很好,便不再操心。
有管家在呢,修整府邸整理东西这些事情,都能帮她全权处理,不用她操心。
空闲时,塔娜就看看多铎过的好不好,领军在外也不知道吃用如何,想来都不会好。
这次出去又是一年,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了。他们也有一年不见了,哪怕有监视器发来的影像,却也和真人不同。
虽担心多铎,塔娜也不会一直看着他,毕竟打仗真心没什么好看的,也就经常看看多铎有没有受伤。
多铎那里倒是没什么大事,外出打仗,他武力强大又是主将,受伤并不容易,也没出什么大问题,看过后塔娜就不再多关注。
倒是京城这里好戏一出又一出的上台,让塔娜看的很热闹。
最大的热闹就是宫里了,清军已经入关,多尔衮作为大汗,就是以后的皇帝了。
众人自然不会再轻易让他上战场,这不这次出去征伐,他就被留在了京城。
调度军需整理内务,甚至制定法律等等事情。
当然也不是多尔衮一人留下,皇太极和其他一些年纪大了的武将,或者已经封无可封的武将,这次都留了下来。
清朝现在已经占据了大半江山,剩下的那些也势如破竹,无人能够抵挡。
现在考虑的就是之后的管理问题,总不能和元朝一样,待个几十上百年就被赶回去吧。
多尔衮留在京城,一开始还好,女眷没来之前,勤勉的很。
盛京的女眷一被接来,多尔衮既没有先去看看大妃,也没有关注他额娘,反而先去看了女主。
当时那个场面,也是让人久久难忘。
宫中多尔衮的妻妾,只大妃还能忍得住,毕竟她膝下有子,又是嫡福晋,其她人就不行了。
只是多尔衮就要成为皇帝,忍不住这些人又能如何,大妃也不管,就只能去和太妃哭诉。
要是太妃能管得了儿子,情况也不是现在这样。太妃没办法,只能让多尔衮收敛一些。
除了这出好戏,其他的问题更是不少,就说宫中的各种宫务的处理。
宫中不比外面各家府邸,他们这些府邸,伺候的下人留存的有,却却不算多,很多在清军到来时已经跑了。
她们自己带来的下人也不少,那些留下的下人基本用不上,就是用的上,也只是当个粗使丫鬟婆子。
甚至塔娜这里,一个之前的丫鬟婆子都没留下,她自己带的人手就已经勉强够用。
就算不够,她各处都有庄子,甚至还有铺子之类的地方有人可以补上,犯不着留下以前的下人。
那些下人要走的她没留,不走的她也没撵走,而是一一重新签订了卖身契,然后将人送到了各个庄子上。
都是塔娜明面上的庄子,背地里那些她可不会放心送这些人送去,万一遇到有异心的,就麻烦了。
宫里不比外面好整顿,紫禁城太大需要的人手太多,又不可能将盛京宫中的人手全部带走。
也让宫中的事务必须依靠之前留下的宫女太监,不然根本处理不完。
明朝的宫女太监谁又敢信,万一里面藏着有反心的,那不是麻烦。可不用人手又不够,只能将就着用着。
因此,她们过来京城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宫中已经出了好几次事情,多是以前留下的宫女太监造成的影响。
不得已宫中只能又处理了一批宫人,还提前选了一些包衣旗的女子入宫成了宫女。
有些家中父兄还是高官,却因身在包衣旗,就只能入宫成为宫女。
塔娜一直觉得选包衣旗女子入宫做宫女并不妥当,那些女子很多家室不差,心里怎么可能没点野心。
放在宫中,不是增加妃嫔数量。还不如选再旗的家中无人为官或者父兄官职很小的女子。
这些的女子大多数心里都没什么野心,当然会有例外,这个不消说。
想到宫里的乱象,塔娜就庆幸,自己府中没留下任何一个前一任的下人。
塔娜一边关注京城中各府的修整情况,一边还要看着三个孩子。
幸好三个孩子都已经启蒙了,有了夫子管束,倒也不用她太过操心。
夫子是塔娜早就请好的,这次也跟着一起来了京城,给三个孩子教学。
至于京城中情况还算可以,都不像宫中那么乱,已经恢复了一些之前的气氛。
而宫中出现过一些混乱,却也没什么大的影响,不得不说多尔衮这个福晋手段厉害。
很快就到了年末,差不多整个中原都落入了满人之手,只有一些地方还在负隅顽抗。
这次满人没有接受异性王一说,自然之后有少了一些事情。
这次年节,多铎赶着过年之前回了京城,其他军队也各自有人回京,当然也有继续待在战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