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肢两侧血压差呢?”
“血压差几次测量下来不大,现在约了增强,等会就推过去。”
“还是谨慎一点,不排除夹层影响到冠脉开口并发的急性心梗,”陆洋一页接着一页只能粗略地看着眼前资料,眼前记录的数值都仿佛变成了一张无形的网。这时候手机信息也来了,下级医院转诊上来的夹层病人已经到了。陆洋看了一下时间一边往手术室打着电话,一边立刻起身,心里想着速度得加快了不然一会儿麻醉开始做了,他还没办法到位。
“先做增强,通知还有需要的签字先弄,我还得上去CCU,这个要请三线急会诊,韩教授马上就会下来看的。”
“好的。”
CCU里,陆洋看着片子上显示出来那东西现在的位置,只觉得头脑发胀,房间隔这个缺损的形态和部位本来就不适合做介入。
“不是我们硬要做的,”心内沟通的主治医生挠了挠头,看得出陆洋的想法,“我们也是建议这个位置风险比较大,一般情况尽量外科手术做更稳妥,但是家长自己不接受啊,说疤痕去不掉而且还说网上都讲介入才好,开过胸的都会后悔,死活不愿意态度还不好,差点投诉我们这里两个老师。”
“现在这种小孩子手术大部分我们都腋下开路进胸,正中都看不出来的,还开过胸的都会后悔?他们现在知道后悔了?”
大概是忙碌烦躁下,谁都会比较难保持温和良好的态度,但心内主治也只是无奈一笑,“那天梁教授过来都告知过了,家长不肯啊,现在她家长很生气才不觉得后悔呢,是我们后悔了才是真的。”
“梁教授那边三尖瓣很快就结束,转过来吧,我现在联系,我还有急诊手术,先过去了。”
陆洋说着就要走,打算打给梁教授那边组员过来交接,但没想到对方直接拉住了他的袖子。
“别别别,兄弟,请你老板做吧,拜托!”对方的面容上写满了恳求,“别出事儿真的别出事,这家人太难搞了。”
林远琛现在在做一台冠脉搭桥,等会儿还要上一台下级医院转过来的夹层,明天早上预定也是一台夹层,分身乏术哪有办法过来?
联系安排,住院总医师的工作仿佛一直就离不开手机交替着拨打和接听。
勉强算是准时。
这一例下级医院转上来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在接进手术间开始进行麻醉的时候,陆洋再一次在准备室里打开了患者的心脏彩超和CTA的所有资料。嘴里咀嚼的是已经在冰箱里冻得冰冷的全家三明治,又灌了几口三倍浓缩的黑咖啡,吃完了东西,急急忙忙洗手消毒后,进入手术间。
然后便是熟悉的操作步骤,跟麻醉医生确认过就开始摆位,看着下级住院医进行消毒,跟体外灌注师沟通着准备开始开胸,游离,套管,转机,胸骨撑开做到一半的时候林远琛下了搭桥,赶了过来,没有任何言语,重新开了衣服和手套,准备接着上台。
“夹层累及到右冠脉口了?”
陆洋没有抬头继续专心的做着手上的事情,但听着林远琛的提问,很快反应过来他在说急诊接进来的那一例,估计是韩教授已经交接好了,病人检查信息已经走到他手上了。
“有可能是夹层累及的右冠阻塞,心电图和心肌酶测定数值基本都能支撑心内科的初步诊断,d2聚体阳性,彩超提示有明显的升主动脉增宽,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高血压病史?”
“倒没有明确的确诊过,但主诉是说过之前血压一直不稳定,这次也是情绪激动后......”
“血压不稳定?临床上哪有这样模糊的描述!是偏高还是偏低?还是忽高忽低?”
一边系着手术服上的带子,林远琛一边检查着他游离组织血管的操作,见他没有马上回答,稍稍皱了眉头看着他。
陆洋不可避免的紧张了起来,连一旁同在工作的其他医生和护士都能明显感受到林远琛的已经低沉下来的气压。
每一种情况都有可能预示着不一样的危象,这种表述上不容许任何的含糊不清。
偏高?偏低?忽高忽低?
陆洋心里突然一震,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开始一点一点地在心里过着刚才在急诊听到的和看到的每一分信息。
病人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嘴唇发绀,持续性心悸出汗伴胸部闷痛,血压之前入急诊时测定的数值偏高,后来在泵入硝普钠之后又有所好转,但是很快又似乎有些许回升,可他急着上来想着已经告知三线所以并没有在意,心脏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ST段弓背抬高,床边超声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