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今天也在大声密谋(189)

作者:旧雪新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得了他这一句,三皇子千恩万谢地出去了。

常喜送人回来后,见主子还在那里喝茶,忍不住长吁短叹,感慨道:“三殿下真是可怜见的,这几天为了林娘娘的事,跑了多少地方。”

闻承暻冷笑:“孤只盼着,他是真的孝顺。”

而不是想借着亲生母亲落难的事情,做些什么文章。

如果真是那样,那为了这个儿子苦心竭虑勾结外臣的林贤妃,也太不值得了。

思及此,闻承暻又交代了一句:“延禧宫那边,你多上点心。”

常喜忙道:“奴才省的。”

*

三皇子身材笨重,走多了路便有些气喘吁吁,身份所限又不能在宫内乘辇,因此常喜特意吩咐了两个体力好的小太监将他一路扶了出来。

到了宫门口,自有王府的人过来扶他,闻承旬也没忘那两个小太监,笑容和蔼的递了沉甸甸的两锭金子赏他们。

只是上马车的时候,等在外面的长史问起太子怎么说时,他脸色却阴沉地仿佛被墨汁浸过:“他恨母妃都来不及,又怎么会真的帮我。”

长史叹了一声,见他神色阴郁,想了想,还是劝道:“王爷,要不还是算了吧。您看五殿下到现在都没有露脸,您又何必呢。”

闻承旬斥道:“提那个没良心的东西做什么!”

长史知道他先前在胞弟处碰了个软钉子,正在气头上,当下也不敢再说什么,垂头服侍他安坐了,自己另捡了一处靠近车门的角落坐下,低声吩咐车夫赶车。

马车平稳地行驶起来,一丝微风从外面透进来,却没有吹散从车内沉闷的气氛。

想到从柔然回来之后,便逐渐疏远的外家,以及与林相越走越近的五弟,闻承旬就是再蠢,如今也明白了过来,自己是被人当枪使了。

既然他们这么想撇干净关系,闻承旬就偏偏不能让他们如愿。

往身后的软枕上一靠,三皇子阴沉着脸吩咐:“去相府。”

第85章 千秋(六)

一条人命跌进京城这潭深水里,除了被当做闲汉茶余饭后的谈资外,便没有再溅起半点水花。

毕竟这座城池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形形色色的新鲜事,城里的人们有着看不完的热闹,聊不尽的短长。比如最近,京城里最热门的话题便换成了曹家科举舞弊的案子。

名满京城的六槐先生亲自出首,揭发曹家人数十年来暗中囚禁举子、逼迫他们为自家子弟代考作弊的恶行。

六槐此人,实在是惊才绝艳,他拿出的证据,竟然是这些年曹平芳在烟波尽处诗会上“亲自”写的诗文,他在代笔时便暗中留了伏笔,取苏伯玉妻织就回文诗的巧思,在每首诗里藏头露尾,点出了曹相所作是他人代笔的真相。

有他打头阵,不久后,又多个苦主也纷纷站出来指证曹家人。

一时之间,举世震惊,没人会想到,诗礼传家、号称清流魁首的江南士族,背后居然如此不堪。

期间朝中也有固执不肯相信、暗指太子冤枉忠良的官员,但这些人在三法司会审时,亲眼见到一个曹家出身的举人,竟然连自己参加乡试写的文章都认不出来之后,也都通通闭上了嘴。

曹家这一回,是真的犯了众怒。

大理寺从他家抄出来再多金银珠宝古玩字画,也都比不过那一张水平中上的乡试行卷的杀伤力来得大。

本来嘛,大家都是老油子,谁又不知道谁呢。朝堂上衮衮诸公,无论看起来有多么道貌岸然,但有哪个敢站出来斩钉截铁的说一句自己从未贪赃枉法鱼肉乡里?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本就是官场上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所以一开始大理寺从曹家抄出来车载斗量的巨额财富,虽然数量上面稍微夸张了一点,但也都在大伙儿的接受范围内。

可是科举舞弊的罪行一坐实,这件事的性质就彻底变了。

毕竟贪赃枉法,坑害的只是小民的身家性命,科举舞弊,却有可能损害各位大人的切身利益啊!

原本子侄们要是上进,能得到功名当然最好,要是不上进,那就捐一个监生,比不了正经科举出身,但也不算没前程。

谁知道曹家竟然疯狂到另外开辟了一条赛道,靠着戕害普通士人,将他们圈养为专用枪手,窃取功名利禄,维持了家族一代又一代的荣耀。

有曹家这样只手遮天势力的家族终究还在少数,见识到他们的疯狂,更多人担心的是,长此以往,要是形成风气,那他们的子侄、族人、门生究竟还能不能出头了?甚至更严重一点,要是哪天自家塌台了,家里面优秀的子侄们,会不会也变成下一个六槐先生,变成被人圈禁豢养压榨心血的犬豚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