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呢就管跑腿传话,要么让她出去买点想吃的吃食,要么就给崔如英送帖子。
崔如英以前不用不知道,用了之后还真觉得方便。
省时省力,多的时间就能做自己的事了,两个丫鬟比她大三岁,一个沉稳一个活泼,也算和崔如英一起长大,既是主仆也是玩伴。
但二人只管零碎小事,像钱匣子的钥匙、生意上的事,依旧是崔如英自己管,这些让别人来她不放心。
许娘子他们还在铺子没回来,崔如英干等着没意思,就写了张菜单,让铃兰拿去做,春日适合吃春饼,不过为了省事儿饼皮不是烙的,而是蒸出来的。
把擀好的面团捏扁,蘸油之后摞在一起,跟擀饺子皮似的转着圈儿擀薄,别看这会儿是粘在一起的,但不妨事,上锅蒸熟就好了,因为沾了油,所以很容易就分开了。
这样蒸出来的饼薄的透亮,恍若纸张,软乎有嚼劲儿,做出来的卷饼小巧好看。
等风铃回来了崔如英让她去街上买一只烤鸭子,弄点甜面酱和小葱裹在饼里吃,这样定然好吃。
崔如英问六丫:“晚上吃春饼卷烤鸭成不?”
南街的烤鸭可谓一绝,这会儿养的鸭子没那么肥,其他家的烤鸭烧鸭没那么香润好吃,但南街的那家烤出来皮薄油亮,皮间薄薄的脂肪恰到好处,鸭肉鲜嫩皮酥肉软,一咬下去满嘴流油,不过吃多了腻嘴,用小葱裹着吃正好解腻。
六丫眼睛一亮,开春吃春饼,去年吃的呢,这都好久没吃了,她想吃!还是和三姐在家好,什么都能吃到。
“成,吃烤鸭当然成了。”
崔如英琢磨着剩下的鸭架还能加点酸萝卜和酸菜做点鸭架汤。
小半个时辰风铃就回来了,她把帖子送去了,在楚府等了一会儿,楚玉珠还回了帖。
崔如英打开看了看,楚玉珠说这几日实在没空,赶上月初什么事都堆在了一块儿,她看都看不完,只能等下次了。
还说崔如英可以约着言月莹一块儿,言月莹清闲。
言家是靠武将发家,一家子不爱读书爱舞刀弄剑,在打理家事上从不费心,都是交给管事下人。
就算生意不好还有立功的赏赐,家里是不缺钱的。
但是楚玉珠就得好好经营,她们家没别的进项,只有分家得的家产,总不能眼见着家产花光了,而且她也觉得她母亲从前操心多,如今在家享享清福,约着出门打叶子牌,是应该的!
崔如英看完帖子后叹了口气,她和楚玉珠关系最好,却不在乎楚玉珠是不是和她关系最好,而言月莹又是通过楚玉珠认识的,崔如英也不好太亲近了。
还是自己去吧,有丫鬟跟着车夫也在,又是常去出不了什么事的。
崔如英想着把事办完就回来,估计天黑之前就能到家了,这也是为何当初她宁愿先斩后奏也要买辆马车了。
三处庄子真走着去,一日也就能看一处,可有了马车,一日功夫差不多能把三处庄子都看完。
崔如英道:“风铃,你去南街买只烤鸭,要刚烤出来的,再买四斤糖炒栗子吧。”
家里人多,崔如英不缺银子,从不会只自己吃。
况且六丫和侄子还小,正是馋嘴的时候,她可不想这俩孩子过馋肉馋吃食的日子。而且许娘子对她好,嫂子对她很是照顾,还会给她洗衣服呢。
等买回来了,给家里两斤。
两个丫鬟在做事,她就把东西收拾收拾,算着一日能回来那也得做着回不来的准备,哪处耽误一会儿没准儿明日就要住在庄子了,庄子有她常住的屋子,住一晚也成,但被褥放那儿崔如英不放心,所以得带被子。
吃过饭,崔如英哄六丫出去玩儿,又检查了遍要带的东西。
除了衣裳被子,她还带了吃食,糖炒栗子酥饴斋的点心,路上吃着解闷儿。
书就不带了,崔如英在屋里转了转,最后从书架抽出两本话本子来。
崔如英让风铃告诉刘勇一声明儿要出门,可是一醒瞧着外面天色阴沉,看着要下雨。
等了一刻钟多也没下雨的架势,反倒东边金光乍泄,太阳要升起,估计今儿也不下雨了。
刘勇早早就过来了,崔如英带着丫鬟直接出门了。
先去城北的庄子,到了之后跟庄户们说好今年要种什么,把账粗略算了算,留了些银子买种子,这事儿也就算完了,趁着还早得赶到下个庄子去。
可有句话叫做天有不测风云,走了一半春雷响起,天上就飘起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