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水幕里还在播放的画面,康熙微皱眉头。
有注意到他神色的皇子阿哥还有臣子,不由得在心中揣测他的想法,是里面剧情的因素,还是其余的缘故
其中,骂八贝勒的画面,很有可能。有些话他们听了也能够察觉到他会带来的影响,更不用说十四阿哥发誓赌咒,九阿哥顶撞。
都是皇家事,不太好说,也不太好避。尤其当它上升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直接改变性质。
*
这点胤禩也是可以察觉到的。
而正因为察觉得到,就使得胤禩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哪怕他清楚不该将水幕里的画面当真,可还是有点难以忍受。
特别是那段康熙斥责他的话,分明不是现实里发生的事,可水幕依然存在明显的效果。
这使得他都有些想要知道胤禛在看见与他相关的画面时又是怎么想的还有大哥跟太子,通过他们的面容丝毫看不出什么。
仿若只有他在意。
在他旁边的胤禟注意到他的神态,心里顿时明白了原因,便低声安慰,让他不要放在心上。
胤禩点头,眼睛注视水幕,可实际上心里还是不自觉的想着。
*
胤祺却是没有这种影响,他瞧着水幕里的康熙在劝说下减少了些许怒气,顿时把注意力放在新转场的画面。
【由于胤祺的品性和行事方法,在事后康熙非常满意。
于是,在康熙四十八年的时候,胤祺被破格晋升为恒亲王。
当时,被封为亲王的也就只有三皇子胤诚亲王胤祉,和四皇子雍亲王胤禛。】
莫名的,在场的胤礽和胤禔、胤禩、胤禟等人想到了剧情名字里的「躺平」。
大臣门也想到了这点,发觉胤祺的人生的确是不错。
不论是从小到大,还是在诸位皇子里的地位。
尤其在封为亲王的时候,更能够说明问题。
*
然而,胤祺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觉得这样的结果还是很不错。最后竟然还可以成为亲王,让他怎么能够不高兴呢?
他还以为日后不会有晋升的机会了,如今看来还是很好的。
于是,当胤禟朝着胤祺的方向看去的时候,就见他亲五哥心情很好的样子。
这使得他心里面有些郁闷,却又没有办法不去承认胤祺的结果有什么不好?
毕竟,他五哥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生,其他方面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
第40章
不像大哥, 不像太子。
甚至,也不像其他人。
他每天的生活看似平淡,却比他们过得都好。
可是要让胤禟去选择, 他不愿意过成这样。
先不说没有任何激情的未来, 就能够折磨死所有的人。
便是去忍受不喜欢的兄长成为主子, 也受不了。
如果是八哥成为未来的皇帝, 就更好了。
胤禟的脑海里又浮现出胤禩被康熙怒斥的言语,胤禛成为皇帝的情景, 以及他跟胤禩被革爵的画面, 还有胤祺处于边缘的状态最后成为亲王的结局, 心里格外的不舒坦。
果然, 他还是没有办法接受。
同样的,胤禔也没有办法接受胤祺的生活。有这样的兄弟他高兴,可若是让他去选择, 还是算了。
在他看来,不论是胤礽当皇帝,还是其他弟弟当皇帝,让他都很不服气。
大家都有能力, 凭什么你能当皇帝, 我就不能当皇帝
结果令他万万没有预想到的是, 在他还没有施展出手段,水幕就将糟糕的未来带到他的面前。
不过, 这也不能够阻挡他朝着那个位置前进。
当然, 除此之外的是, 胤祺这样的兄弟能不能多来几个
比如太子胤禛胤禩还有十四。
脑里萦绕了圈,胤禔发觉不太可能。
让他们放弃去争夺,就跟让他去放弃, 难度只会很大。
哪怕他清楚,现在的胤禛没看出来这样的心思。但是水幕透露出的画面,他真的不心动吗?
就算是现在不心动,那未来呢?
同样的,胤禩也是如此。他不信,随着未来太子失势,他就不会心动。
至于十四,或许他跟胤禩关系不错,但他手中掌握兵权,也会不在意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
胤禔用不限于最大的可能性揣测着画面里出现的每个兄弟在看到它后会产生的想法。
比如胤祺,此前不可能,此后更不可能。
说不得他还会保持着画面里的态度,亦或者更甚。
【雍正十年,胤祺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这样的情况无疑让雍正十分的悲痛,于是,他决定亲自为胤祺撰写祭文,并且立碑勒铭,赐谥号“温”。】
德性宽柔曰温;和顺可即曰温;仁良好礼曰温;乐育群生曰温;宽仁惠下曰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