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议,应该将皇子们集体封王,而不是有的封王,有的封为贝勒。
听到这样的话,康熙直接表示:“朕对阿哥们留意时间很久了,四阿哥为人太轻率,七阿哥天性鲁钝。情况暂时就这样,你们也不要再请封了。等到日后他们要是有所进步,再来加封。”
就这样,胤禛的生存处境陷入了尴尬境地。
但他并没有被挫折打倒,清楚认知到何种原因的他决定改变道路。既然在骑射方面无法使得皇父另眼相看,那就用文学来代替。
恰值康熙喜欢带年长的皇子一起出去,于是,胤禛开始从各方面来发挥自己的文学天赋,以此来获得康熙的喜爱。
虽然无法获得如同太子那般自然的父子情,但勉强来的父子情也不错。
即便强扭的瓜不甜,但胤禛认为只要问心无愧,就算前面有千军万马阻挡,他也偏要勉强。】
嗯!
胤禔真心认为胤礽、胤禛有病,虽然他也期待父子情,但不代表他想要的父子情是这样啊!
谁家的太子会给汗阿玛寄送随身衣物啊!虽然这是汗阿玛要求的,太子不能拒绝,但也没有道理如此。
又谁家的兄弟想要强扭父子情,不勉强还不行?难道就不觉得奇怪吗?
随后,胤禔又叹了口气,都是他家的啊。
他爱新觉罗家的啊!
这让他想到,最后会变成水幕里的那个样子好像也挺正常。
毕竟,生活在这么个家,不变化不可能啊!
毕竟都挺不正常。
第34章
察觉到胤禔气息变化的胤礽, 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
以往他受到汗阿玛赏赐的时候,就总是心里不平衡,也争着在汗阿玛的面前表现。
但凡他受到点什么样的赏赐, 便会出现在他的面前, 明里暗里的炫耀。
尤其当东西稀少的时候, 更是如此。
虽然他知道, 胤禔认为比他年长,结果他却成为太子这件事很不公平。
可这世界上哪里来那么多的公平呢?
不过,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 胤禛的事胤禔也感觉心里不平衡
胤礽眯着眼睛望向水幕里的画面。
【为了获得父亲的注目, 胤禛便开始努力发挥自己的文学天赋, 竭尽所能的来赞扬康熙。
如同康熙带着他们去往塞北的时候,还是带他们去祭祖,亦或者是去五台山朝佛, 等等,只要有机会,他就不会错过。
是人总会喜欢听好话,而且这还是来自于崇拜自己的四子。不管诗词写的怎么样, 康熙的心里都是很受用, 也很高兴的。
但胤禛知道, 只有诗词是不可能长久获得康熙的重视。所以,在书法笔迹上胤禛也刻意模仿过。
当然, 这些对胤禛来说是小时候的事情, 可是不代表他忘记。】
画面顿时转场, 只见小时候的胤禛在养母去世后,亲母又不近,便将所有的感情投放在康熙的身上。
以至于有时候被康熙夸奖就能够高兴许久, 受到忽视就有些沉默。然而,这样的时间没有持续多久,头顶忽然泼来一盆凉水。
“四阿哥喜怒不定”,冷酷的话语让胤禛浑身的血液都变得有些僵硬。
他似乎没有想到自己信赖崇拜的父亲居然会这么说,顿时低下头,将脸上还没有露出的笑容慢慢敛住。
他明白,想要让康熙收回评价只能做出改变,否则“喜怒不定”四个字得伴随他一生。
于是,为了改变康熙心中的印象,胤禛开始有意控制起自己的情绪。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情绪控制著有成效。除却与胤祥相处的时候,会流露出真情实感。大多情况下,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像小时候那样。
【不过,对于胤禛来说,模仿康熙字迹受到夸奖,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只是,他也清楚,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获得康熙的不喜,所以便将所有的喜悦心情压抑在心底。
但偶尔的时候,他眉眼还是忍不住浮现出些许情绪。康熙见到后,也没有说什么。
或者说,康熙也很喜欢胤禛的书法,时常让他写扇面。而对于这件事,胤禛没有展现出抗拒的情绪,反而很热衷。他认为这不仅是康熙对他的喜欢,也是对他的重视。
所以,每年只要接到康熙的吩咐后,胤禛便会写上一百多把扇子交给康熙。并且说道:“多出来的扇子皇父留着,这样日后皇父想要送人的时候也方便。”】
胤禛丝毫不认为这样的行为有什么问题,他很坦然的承受着四面来的目光,也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想法。
相反,他的心里还在惦念着水幕中一闪而过的佟皇后。虽然画面不多,但还是让胤禛脑海里浮现出诸多情绪。以至于他都顾不得坐在康熙身边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