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从无还未及笄的女儿赐婚先例,可见这霍小将军是有多么心急,生怕这姑娘跑了似的。
霍文景也不觉得丢人,他满心满眼只有虞文娇一人,便是要告诉天下人。
她是自己万般求来的。
圣旨赐下,送走传旨太监后,于前厅在坐的两家长辈。
霍文景朝着诸位长辈行了大礼,虞文娇见状也跪在他身边。
两人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后,霍文景朝着众人许诺:“诸卿在上,文景在此立誓,此生唯我娇娇一人,绝不纳妾;生生世世,我与娇儿不离不弃,永不相负。”
霍文景父亲自幼丧父,小小年纪入了军营,拜入虞安门下,承袭的自然也是虞家家风。
他靠着血肉与手中的刀剑挣下了这份家业,从未纳妾,只有柳晴一人。
而霍文景自小耳濡目染,他只想娶虞文娇,也只想与她长相厮守。
虞安即便在不舍,可他的娇儿还是会嫁人。
都看得出来霍文景的用心与真情,心里其实早就认可了他。
作为堂前众人的长辈,他露出满意之色,站起身来,伸手把两人拉起,言辞恳切:“景儿,记住你今日所言,莫要辜负老夫对你的期望。”
安阳看了此景感触良多,她自是希望有这么一个人能够坚定的走向自己。
第15章 道是无心也无情
用过午膳后,大理寺派人前来问话了。
一家子你争我抢要一起去,最后还是虞文娇哄住了大家,拉上了安阳,由霍文景带着她们去。
陛下早就给了王家失察之罪,如今过去也得不到一个真正的结果。
带上安阳更多是为了传话,宫里面等候的陛下和贵妃也能间接知晓全貌。
三人入了大理寺,掌管本案的大理寺少卿许正清抬步出来迎接。
他与霍文景倒是有过几次往来,算是为数不多能够说得上两句话的人。
几人见了礼,许正清就示意大家往堂前去,他始终没有多说一句话,虽看起来是个温润公子,但骨子里透着的凉薄,让人望而生畏。
男子身长玉立、容貌俊俏,安阳在看见他那一刹那,便充满了好奇。
于是,她拉过虞文娇低头窃窃私语:“他就是许正清?”
虞文娇点了点头,安阳毕竟久居深宫,自然不知道官场上的人。想来也是靠着京中盛传的:刚正不阿许少卿,道是无心也无情。
他少年成材,在四年前的一场科举中夺得魁首,入朝为官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勘破诸多大案,连升六级,成了如今大理寺的二把手。
陛下也曾派人查探过,但他身家清白,父母早亡,独自一人生活。
而他靠的是无牵无挂,拼死效忠的精神。烫手山芋旁人不接,他来接;涉及皇室贵族,他也不惧。
虞文娇见安阳目光时不时落在他身上,心里隐隐觉得她过于关注了。
平日她总是大大咧咧的样子,现在倒是露出几分女儿家的娇羞来,就想着及时打消了她的念头:“他品行极佳,但冷心冷情,不适合深交。”
前世许正清得罪了很多人,时常传来大理寺少卿遇害一事,他始终没有成家。
因着朝中无人敢把女儿嫁他,一来担心女儿安危,二来担心他不留情面,祸害家族。
他登上的高位,注定孤寒无比。
安阳听了这话,不免疼惜他,这样好的男子,居然孤苦无依。
虞文娇见她深思一番,迟迟不应,忙推了推她的肩。
安阳明白她的意思,乖巧的点了点头。
几人坐下后,许正清在堂前颔首点头,抬手示意衙役把人带上来。
他们的确查到了岸边的浮油,但不能证明是有人故意为之,
王家推出来一个替死鬼,一口咬定是他送油时偷懒在湖边小憩了一会儿,不小心打翻了油桶。
他一一认罪,用了刑也不肯招认,眼下已经签了认罪书,怕是一家子都被王家拿捏住了。
在座的都明白,王家派了替死鬼,所以根本问不出来。
而虞安何尝没想到这一层,他只是想敲打王家和意图伤害虞文娇的人。
此举自然是摆明了侯府正式与王家决裂,朝堂上的老狐狸们自然看出了蹊跷,对王家避之不及。
许正清心里清楚此事的结果,但还是要把人叫来堂前问问:“郡主失足落水时,是否有人推搡或有异常举动?”
虞文娇摇了摇头,她没有证据,单凭兰月的话不足以证明,所以她没有纠缠:“并无推攘,我证据不足,叨扰多时,大人秉公办案即是。”
许正清点了点头,转而处置道:“你虽不是蓄意谋害,但有隐瞒不报与偷奸耍滑之罪。故此打二十大板,由你主家赔偿郡主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