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回家。”
“家哪的。”
“青云城小庙村。”
说完,便递出自己的路引给那守城的禁军。
那男子看了一眼就还给了他,“进城做什么来了。”
只听那黑小子一叹气,“小生本是全村唯一的秀才,家中又穷,全村聚了钱财赠予小生来京城赶考,可惜小生不才,屡屡落第,实在有负乡村父老...”
“得得得!你那点儿苦水可别倒在我这!走走走!”
那禁军将她一推,便推出了高耸森严的城门。
她牵着马,脚步还有些虚浮。
远处,有一匹高头大马驮一人,飞奔而来,瞧不清面容。
她下意识的看过去,与那人对视的一瞬,几乎魂都出了三分窍!
铁林!
那双细长又精明的眉眼,她再熟悉不过。
可他只淡淡瞥了她一眼,就从他身边快速而过。
马蹄声渐渐远去。
她才敢回去看,见那马上的男人连马都未下,便纵马进了城。
她也赶忙上了马。
“驾!”
沈卿司以为她不会骑马不会凫水,她明明什么都会。
她为的便是这一日!
日色稀薄,月色越来越浓。
她顶着淡薄月光,独行过一片平坦的稻田、一片竹林,翻过两座相连的高山。
马儿蹄子飞快,呼呼的风从她耳边驶过。
夜色里,她真的如同鸟儿般飞了起来!
她不能停!
若红袖不发现榻上的不是她,抑或是才刚回去的铁林发现了端倪,她都再难逃脱!
只这一次的机会!
“驾!驾!驾!”
她咬牙驱动身下黄马更加快速的飞奔,向着远方!
深夜三分,终是到了小码头。
下了马,她快速扯掉马儿身上的一切束缚,又脱了马缰,拍拍气喘吁吁的马头,“马儿马儿,无忧谢谢你。此途过后你便自由了!去吧!”
那马儿似听懂了一般,喷出两口气来回应她,又扫扫尾巴,转身奔回了黑漆漆的树林里,不见了踪迹。
码头上已经没有几个船家了,三三两两的都横斜在那儿,看起来往常也是没有什么生意的样子。
她扯扯嗓子,暗自压低声音。
“船家,去四方码头多少银钱?”
第四十七章 她走了
那船夫正卧在小船里打盹儿,眼见着来了一个客人,登时就精神了起来。
船夫打量眼前的这个个子不高又很清瘦的少年,计上心头。
“小哥儿这深更半夜去那四方码头做什么?”
见那小哥低眉噙首是个老实人的模样,更是打定了,眼前这个黑小子是个没见过世面、可以宰的肥羊。
“前些日子我来东洛村探亲,可今日家中送来书信,说老母身子越发不堪,小生只怕赶不上老母最后一眼...”
那船夫见他眼里果真星星点点的有些泪珠子,心中也有些感触。
可这样的世道,他能可怜的过来吗?
自己活着都费劲。
“兄弟,不是哥哥要为难你,便说我要载你去,可这拉你一人的价儿和五个人的价儿可不一样,往常我都要凑等到五个人才发船的。”
“我知道很难,您稍候些...”
他开始在自己的身上着急的翻找了起来,可搜了半天却只凑出了二十几个铜板,双手捧着到那船夫的面前,“船家你看这些够不够,这是我全部的身家了...”
船家看他就都要哭了,叹口气暗道世道不公,接过了他所有的铜板。
“赔就赔吧,老子就做一回好事儿!小哥儿,上船喽!”
恰逢初春二月,晴空澄碧,云似团簇,山明水滟。
她游行其中,方见山高水阔,天地长高。
她将手探入窸窣窣的碧水当中,平坦的水面被她的手划出一道清浅的痕迹,波波鼓起的水纹,船儿过了便没了痕迹。
宽阔的湖面,偶见早起的渔民起早洒网,又见岸边几个村落里余烟袅袅。
“船家,可否行快些?”
那船家一笑,“呦呵,还没有人嫌我张大的船慢,小兄弟,那你可得坐稳喽!”
撑杆在船夫膀实的手臂之下加紧挥动着,小船果真快行了不少。
开阔广大的河面,两岸春拂有绿,青山连绵,一叶小舟疾行,传出渔夫悠扬的唱曲:
一杆鱼叉,叉天又叉地——
一根撑篙,晾裤又晾衣——
一口鼎锅,煮干又煮稀——
一只小船,摇儿又摇妻——
站在船头撒一网呦,洞庭只剩四百里喂!
眯上眼睛哼一曲呦,洞庭全在酒杯里喂!
那船夫唱的有力,词曲又生动有趣,手中撑杆舞动也不遑多让,嗖嗖直行的小船,似要破开这宽阔的渭河。
这边山高海阔。
青云城那边却乌云蔽日,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