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是墨家机关术吗?
古往今来,能有几人称圣,张衡竟然做到了。
【第二个人是纸圣蔡伦。蔡伦是个宦官,但因为造出纸和宿卫之功,特封龙亭侯,他创造的纸又称为“蔡侯纸”。】
如果说张衡创造那么多东西,被成为科圣,大家还心服口服。
但此时听见蔡伦是个宦官,也被称为纸圣,不少人是真的酸了,宦官也能封侯了!
【邓绥当皇后的时候,还下令各郡国不准进献珍奇珠宝等物,只需要进献纸墨就可以。
这个命令看起来匪夷所思,让人怀疑邓绥是不是早就知道纸。
当时的蔡伦负责此事,正好能接触到各地进贡的纸张,而邓绥又支持蔡伦改进纸张,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时刻关注造纸进展,一定要蔡伦造出能够替代帛、竹简书写的纸来。
纸造出来后,邓绥又大力推广纸的使用。
纸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书写工具,没有纸以前都是用竹简、帛、丝绸作为书写工具。
竹简笨重,携带不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要批阅十几公斤的奏折,累都累死了。
帛、丝绸太过贵重,不要说一般人家,就是富贵人家也不经常用。
而纸的出现,让知识更加容易记录、储存,是人类历史上四大发明之一。】
大秦
嬴政看到天幕上一个穿黑色衮服,头戴冕旒的人物形象被小山似的竹简埋没,脸黑如炭,后世人也太不尊敬他了。
扶苏看着天幕上的卡通人物,再看了一眼父皇,心中忍住笑意,后世人可真是大胆!居然敢编排父皇。
“李斯,刚刚天幕上展示的步骤可都记下来了?”嬴政生气归生气,但也承认这是事实,而且有了造纸方法,就不用浪费余额买记事本了。
“陛下,都记下来了。”李斯应声,刚刚天幕上还贴心的展示出了造纸的步骤,随着步骤的变化,还在画面右侧标注了文字。
幸好他手快,又用的是帛在书写,都记录下来了。有了纸,法家思想就能更好的传承下去了。
岂止是李斯这么想,儒家的大儒淳于越和诸博士、道家、兵家等领头人都有同样一个念头:纸,想要!
另一边,秦墨的相里珩急急忙忙记下天幕上纸的制作方法。
墨家分裂成三派,如何发扬秦墨一直是他面对的难题,如今有了张衡和蔡伦的例子,他心中有了一个方向。
他要去见秦始皇!
汉武帝时
刘彻看着被竹简埋起来的秦始皇,毫不客气地哈哈大笑,“不知秦始皇看到他在后世人眼中这个样子,是何感想啊?”
笑着笑着,刘彻意识到,他用的也是竹简啊!
东方朔刚来长安自荐时,给他写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抬得动,他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五十步笑百步,他也要纸!
刘彻冷飕飕的问小黄门,“刚才天幕展示的造纸步骤都记下来了吗?”
跟在刘彻身边伺候的人都是挑的脑子灵活的精明人,有一个小黄门早就有心出头,是以在造纸术刚出来是就意识到了重要性,扯下衣裳记录了下来,此时回道:“陛下,都记下来了。”
刘彻看了一眼小黄门所记,唇角勾起一个笑,“你倒是机灵,不错,赏。”
【第三个人是字圣许慎。
自从王莽篡汉以来,天下书籍散乱流失,经过整理后仍然有不少错误。
邓绥白天勤政,晚上诵读,发现了不少谬误,于是广选儒者博士五十余人,到东观校对勘误,形成了东汉经文的标准读本——兰台漆书。
在此期间,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 字典。
这就是三圣同朝,邓绥自信务实的作风,让东汉这段历史科技大爆炸。】
东汉,邓绥执政期间
蔡伦避开众人,终于来到一处僻静的宫殿,天幕提起他是纸圣后,身边的人就围上来,有祝贺的,有讨赏的。
身上的钱都散出去后,蔡伦终于躲开了众人,其实纸已经造出来了,但书写还不是特别好用,他一定要再改进下,不愧对纸圣这个称号。
正思考间,外面一阵脚步声,蔡伦警惕起来,难道有人发现他了?
来人小心翼翼的推开门进来,双方视线对到一起,同时出声道:
“许大人你怎么来了?”
“蔡大人你怎么在这?”
两人交谈一番,知道了都是躲人才藏到这里,不禁相视一笑。
被天幕告诉后世荣誉固然高兴,就是大家太热情了,还有点破财。
【除过支持发明创造,邓绥还重视教育。
她创办了官方学堂,广建郡国学校,征召五岁以上的宗室四十多人,邓氏近亲子孙三十多人,一起学习经书,亲自监考。年龄小的,都专设师保,让他们朝夕入宫,抚循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