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安昨日说劈些竹签子送来,今儿一整日没瞧见人,想是家中有事耽搁了,明儿应当回来,阿桃心里着急与他商量事儿,这会儿只能放在心里辗转。
因心里存着事儿,这一夜都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只等鸡叫二声阿桃直接就起身去灶房忙活,她的卤食摊子打摆开以来除了去帮常平安要田地那日,其余时候一日都未曾歇过。
如今熟客常说隔日不吃便馋,于是但凡来买过她家卤味的,过个一两日便又会再来买着吃,每日进账都十分平稳。
如今最好卖的还是卤豆结,其次便是卤肉、卤大肠,阿桃也根据食客爱吃的品类或增或减了不同卤食,卤蛋多是客人去面摊吃面时捎带买两个解馋,量一增减,每日进账又多了几十文,看着不打眼,累日下去也比先前多不少。
如今阿桃都是在家中先将食材备好一部分,再直接到街上现卤,这卤料经过这些时日,已经勉强能算作是老卤了,味道更香更醇厚,只烧火的功夫半条街的百姓都被这霸道的香味吸引驻足。
阿桃如今也愈发熟练,她手艺好,摊子又干净,单看这摊位,不少没吃过的都愿意买一些来尝尝,所以别看如今位置并不算好,但在这儿摆的时间久了,一来二去这一片被她带的人都翻了几番,且她这卤味只此一家,也没什么眼红找事的,边上几个摊子待她也和善,只怕把她逼走了这生意更大不如前。
先时常平安劈了不少竹签,如今快用尽了,本来说今儿送来,到现在也没见着人,下午收摊准备去杂货铺子看有没有打算买一些,结果掌柜的说没有,阿桃只好带着没由来的一肚子气推车回去。
心还想着只怕常平安家中有事绊住了脚,一到家才发现人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一见到阿桃原本木头一样的脸开了花,帮着接过推车,将跨篮里竹签递给阿桃。
常平安今日是赶车来的,正是常大伯家里收回来的牛,也不知等了多久,那牛已经拉了一垛粪,此时正甩着尾巴瞪着牛眼看两人。
“明天我捡回去肥田。”常平安指着那一垛粪。
阿桃干笑两声,开锁进屋。
第36章 上心(修)
如今牛是金贵物, 常平安帮着把推车扛进去,又出来牵牛。
“来的晚些,因常大把银子还清了。”他如今喊那一家只喊常大了, 听着怪好笑。
阿桃有些愕然, 她知道常大一家有钱, 却没想到还的这么快。
常平安解释, “常大家原还有个小女儿,这些年日子过好了, 花了不少银钱去请了城里媒婆, 说给县里富商当妾, 听村里人说日子好过,常贴补他们一大家子, 一早村里人都堵在他家叫还我银钱。”
“一家子连门都出不去,被逼的没法子常大媳妇便进城去找小女了,也不知怎么说的, 讨来银子还清钱, 我也将那十两银交到村里,由村子做主分配给孤老残幼。”
阿桃点头, 既说出口自当做到, 人都惯爱跟风, 常大伯如今在村里臭了名声, 众人自然便跟着唾骂,如同先前这些人畏惧常平安一样。如今得了好处,见到常平安, 知晓了他秉性,一个个心里不知怎么想,面上却都对常平安亲的跟一家人似的。
常平安听阿桃的, 只管过自己的日子。
从前在他家落难时冷眼旁观,如今也没必要惺惺作态,维持个面子情已是难得,村里该有的他也有最好,没有他的他也懒得在意。
“不过他到底没改姓。”别的常平安没放在心上,常大没去改姓这点叫他有些气。
这姓哪里是说改就改的,到了这般年纪,当年的事儿恨不得捂的死死的,哪会去改性。若非这回闹出来,再往后几辈过去,谁知道常大一家名不正言不顺的得了常家田地。
村里事儿算是了结,阿桃接过常平安递来的一篮子竹签,犹豫半天不知怎么说宋妈妈的事儿。
常平安见她犹豫,跟在她后头问了半晌。
“本不该找你开口,只是实在不忍宋妈妈在伯府受苦,昨日去看她,人已瘦的看不过眼。”阿桃给常平安倒了水,又招呼人坐下。
常平安惊讶,上回去瞧着宋妈妈人虽被顶了活计,但见到阿桃后精神头还不错,人看着也是个有福的,这才几日功夫,怎的就叫磋磨成这样了。
阿桃摇头,“原打算你今儿不来我就去山洼里去找你的,想将救人出来还得上下打点。”
阿桃昨儿将银钱细数了一遍,抛开本钱,摆摊每日净赚不过八九百文,只凭摆摊这些时候进了十六贯银钱,这个数已经不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