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的眼睛亮闪闪的,好像发现了新大陆。
她又踩一下、又踩一下,甚至还将小男孩一起拉过来踩了几下,那“欢迎回来”的声音就不厌其烦地响起,如同一个声控的电子欢迎器。
“嚯!姐姐,你说的都是真的诶!踩这块砖块更容易被感应到!”
小女孩有点激动。但这里是不能大声喧哗的美术馆,她又努力克制着自己的声音。不过她的表情可以说明她的心情。
小男孩没吭声,脸上挂着同款表情。
其实不管是电子欢迎器还是声控设备都没啥好稀奇的,但今天不一样,这涉及到了他们的重要冒险!
乔时微笑着看向他们,“那当然。我从来不骗小孩的。”
给小朋友塑造科学世界观这种事情,能叫骗么?
乔时对他们招了招手,“好了,我们该去进行一下美术鉴赏了。”
说到这里,她心里是有点虚的。
她不懂美术,不知道那些流派、手法、意义……
自己欣赏一下好不好看是没问题。可要给俩小孩讲解,真的不会误人子弟么?
尤其其中一个小孩虽然年纪小,但好像早早就在接受专业培训了。
嗯,一会儿就专注于破除他们对那些画的恐惧好了。乔时打定了主意。
“我们会将我们不理解的现象归为鬼怪。但当我们知道了它出现的原因,就会发现它的存在很正常、也很好解决。”
她的表情四平八稳,就像一个可靠的成年人。
乔时以普通人的身份对上那些异常都没露怯,此刻更不会在俩小孩面前流露心虚。
“嗯嗯!”俩小孩乖乖点头。
有了前面的铺垫,他们对她的信任可太充足了。
他们已经对“画里有鬼”的想法产生了动摇。现在不仅愿意主动跟上乔时的脚步,还开始接受其他解释了,“姐姐,如果画里没有鬼,那小晨看到的是什么?”
“不知道。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双眼确认一下。”
俩小孩仰头看她,眼神充满信任和喜欢:乔时姐姐跟其他大人真的不一样!
其他大人可能不把他们的话当回事,可能张嘴就是忽悠。但姐姐会用亲眼见证事实,然后告诉他们真相!
乔时脸不红心不跳地将潜台词隐去:她得亲眼看看,才知道怎么编,也得看看这个异常准备怎么演。
压力给到了画鬼。
它急得像个热锅上的蚂蚁。
画鬼有着与戏女相似的特性,不只是“本体寄居在不同作品上”这一点相似。它们都靠人与作品的【共鸣】壮大自己,也都擅长操纵情感。
无名画展。没有名字,就是最好的名字。
因为每个人在画里看到的都是自己:自己最渴望的东西,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自己的秘密……
有的人会想哭,有的人想笑……不管是哪种,那都会是酣畅淋漓的体验。
虽然参观过程无法留下任何照片,离开展馆后,他们也会渐渐忘记:我在里面看到了什么来着?但他们会记得那种体验感。
而这些情绪对画鬼来说,就是最好的充能材料。
那这是不是说明它本身就是无害的异常?
当然不是。
都说了,它没展开界域,是因为还太弱,最好的方法就是少量多次地多吸一点能量。随着它的壮大,与它产生太多共鸣与联系的人就很容易遭殃。
比如沉浸在幻象中,无法回归现实。
比如像小晨这样,一不小心就看到恐怖画面。
小晨能画下那幅画,本来就有它的“允许”。否则,他再有天赋,也很难三两下完成一幅艺术。哪怕只是复刻版本的艺术。
那个时候,他差点就变成了它。
这种允许也不是啥好意。小晨复刻着那幅画,又融入了全新的恐惧,只会加深他与它之间的联系。
必要时,哪怕小孩跑掉了,它也能找到他。
但现在这不是问题了,因为小孩很贴心地用这幅画帮它招来了魔鬼。
小男孩有点紧张地对乔时指了指右前方的一幅画,表示那就是他看到的恐怖自画像。
再多的心理建设,在靠近阴影源头时,仍会失效。
乔时凑近一看,乐了。
她不着急将踟蹰不敢上前的小男孩给拉过来,先对小女孩招招手。
小女孩眯着一条眼睛缝,好像不敢睁得太大,怕跟鬼来个面对面。
瞬间,她吓得紧紧拉住了乔时的衣角!
因为,哪怕只是眼睛缝看到的画面,她也看到了血红血红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