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卖菜郎+番外(37)

作者:爱种田的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大夫取回了针,无奈摇头:“听天命吧。”

江老太怀抱着婴儿不愿听命,她不停的跪地祈求大夫再施以援手。

此时江余辉突然从老太手里抢过婴孩,抱着小婴儿就往山上跑。

后面江老汉和江大伯死命的追也追不上,江余辉惨白着脸跪在土地庙门口,他只能寄希望于鬼神,一遍一遍的不停磕头,鲜血染红了石阶。

后边的江老汉和江大伯看的也是万般难受,跟着一起求神拜佛。那年江余辉才八岁,不久前刚听过一场关于鬼神救人的戏文。

上天有好生之德,庙里老道颤颤巍巍的打开了门,最后救活了这婴孩儿,取名江黎。

遂叮嘱江家人:不可对外人言,十岁前不可唤名,善念常伴,当可安稳余生。

江六,也就是江黎,现在他们家人也不曾唤他大名。

江小三常说他没好运,其实和十岁前的江六比,他已是万分幸运。

吃饭能被噎到昏厥,走路摔断腿脚,被蛇咬、被水淹,全家人吃了都没毒的食物,他能拉的半死。

就这么磕磕碰碰的长大了,这些江老太都没瞒着他,并时时刻刻叮嘱他,一定要记住再难也要活下去,只要自己不放弃,他的命谁也拿不走。

第27章 昏睡。

江六小时候最黏他大哥,奶奶和大娘遇农忙错不开身,都是大哥江余辉带着他。

这次和卢家姑娘结亲不成,江六心里很难过,严格来说他大哥已经说了两回亲事。

第一次结亲,双方都很满意,江家正筹备聘礼等过几日吉时下聘。结果那姑娘夜里突发急症走了,虽然这也不算未过门的媳妇,但大哥还是暂缓了两年才决定又说亲。

结果谁知又遇上那等恶心人的,江六想到这眉毛都皱成了一团,感觉呼吸更不顺畅。

天爷爷哎……他们家这都遇上的什么事儿呐。

“咳咳咳。”

忙取下背在身上的竹筒,打开里面塞子,苦涩的茶水滋味缓解了他的不适。

休息了片刻,喝完了一竹筒的苦丁茶水,恢复力气的江六,拉着板车从芦苇荡中出来。

那兄弟几人的摊子在码头前方挺显眼的,他们不光卖绿葡萄,还有北地的大米、山参和皮货。

那卖皮货的小摊吸引了不少人,还有富贵人家的仆役们在挑选,也有胆大的姑娘们挑选小张的皮货。

清溪镇这边气候温和,就是寒冷的冬日也少有大雪,但河风刮来的冷意也不小,这皮货也就做个护脖和袖口用。

九河村地处山林,一到冬日田地和山里会结薄冰,最冷时水缸里的冰厚厚一层,用水还需提前化冻。

他们原来的老家要靠近北地,爷奶和爹娘都不觉得这里的冬日难熬,比以前冬日要暖上许多。

所以家中也只盖了一处土炕床,还是用来给老母鸡孵蛋用的……

拉着板车快走到摊子前时,那领头的男子发现了他,忙迎上来:“小兄弟,你这是怎的了?脸色如此难看,快来坐下歇歇。”

江六忙摆手:“不妨事,只是着急拉货跑的急了些。”

今日三哥只卖草菇,怕他一会儿等着急来码头寻自己,这两筐葡萄的事儿说不清楚。

高维帮他推着板车,在靠近他们的船头时停下,这船对江六这种土包子来说一点儿也不小,比那些打渔船大多了。

高维笑道:“船上货物多,不易落脚,就在这过秤吧?小兄弟你不介意吧?”

江六点头:“可以,你们称吧。”

只见船上又下来了三名男子,拿着比石头秤大很多的秤,小心的把葡萄一串串的拿出来,放到大竹篮里过秤。

一共放了四次,称出来一百七十五斤,折合现银一两又五百七十五文。

高维给的是碎银子,一两、半两和七十五枚铜钱。

拉葡萄的木框他们不要,江六把木框又搬回板车上,这木框可厚实了,要是再大点儿都能当门板使。

刚从船头这边离开,就看见他三哥探头探脑的寻人,江六踮着脚冲他三哥招手:“三哥,我在这儿。”

江小三屁颠颠的穿过人群,看见小弟的脸色被吓了一跳:“六儿,你这是咋了?脸咋白的都发绿了?”

说着就要拉着他上医馆,在江余年的记忆中,小弟每年都得生几场大病,一次要大半个月才能好。

小时候村子娃儿们都顽皮,戏称江六是病秧子投胎,江小三和二哥江余钱没少因为这事儿和人干架。

别看他二哥瘦,干起架来可猛了!把喊的最凶的曹家胖墩子,打得在地上哭爹喊娘,爬都爬不起来。

九河村的人看大夫大多是去百花村,那边有个老郎中收费不贵,有时候赶大集还能碰见他。

上一篇:唯有少年心 体操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