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都没什么续命的东西,就是江六也没备下,他家草药倒是有,只要能用上,马上就回去拿。
叶元培背着药箱,跟着人出来,检查了代胜的伤口,这伤口太大了,虽然未见骨,但血流不止。
皱眉道:“烈酒,银针,丝线,要想救人就快去找来!”
长针扎入代胜的额间和头顶,刺激他醒来,从药箱里拿出参须,塞入口中让他含着。
烈酒江六有,二哥比他跑得快,转头就往家去,银针和丝线离的近的人家去拿。
代家兄弟也有人去喊了,火把尽量给叶大夫照亮,那银针穿着丝线缝合了裂开的伤口,代胜口里塞了帕子,被好几个壮汉给死死压住,不让他动弹。
这场面着实有点吓人,等缝合好伤口洒了止血药粉就得往镇上送,村长的儿子们拖了板车出来,代娘子跟着他们走了。
代家兄弟躲在人群后头没去,怕去了医馆要花银子,马上要变天了,冬日什么光景也不知道,钱还是留在家里的好。
暂且没有叶大夫的事儿了,代胜死不了,叶元培拿着剩下的酒,对着江六晃晃酒瓶子走了,这酒当作今夜的出诊钱。
大家都在问是咋回事儿,咋半夜还能招惹野猪,牛震也不知道,他都不知道人从哪里来的,远远的看见不对劲,走近一看是代胜。
推着装藕的板车,几人回了村西边儿,这友人和牛震年岁应当是差不多,只是已经续了胡须,平白的又添了几岁。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他们常与人打交道,这靠谱的形象也是敲门砖。
还没吃饭,刚好江家灶台上还热着,在东家的示意下,苗三娘煮了锅蕉芋粉条出来,大家又再吃一顿。
苏越也不是别扭的性子,拿起筷子就吃,边吃边问:“这是那粉条吧?我在四季酒楼看见过,卖的老贵了。”
他今年种的白玉藕好,藕身光滑如玉,藕丝能拉手臂长,尤其的清甜脆嫩,终于入了酒楼采买的眼。
虽然这藕在他看来极好,但四季酒楼给的价也不高,只得十文钱一斤,总的来说也比散卖省心。
昨儿个半夜牛震来找他,说要买他家的粉藕,还当他是说笑来着,他自个儿的粉藕每年卖的都费劲,哪里还能帮着找销路。
牛震问他知不知道凉粉、粉条南瓜糕,就是做出这两样的人要收粉藕,要不是和苏越多年好友,他才不跑这一趟哩。
现在清溪镇地界还有谁不知道凉粉和粉条吗?就是住山窝里的,应该也听说了这蕉芋新粮。
苏越吃过凉粉,货郎卖三文钱一块儿,得自己加料,粉条在四季酒楼看人家吃过,自己是没舍得花上百文吃。
“爱吃就多吃些,这多着哩,今日又是起藕又是赶路,辛苦你们了。”江六也吃着粉条,虽然没有浇头,但加了腌菜和韭菜碎,依旧很香。
粉摊开始卖热粉,码头的人也越来越会吃,把煮好的粉泡在咸糊里吃,越是味大吃的越满足。
苏越和牛震吃的是头也不抬,每人吃了三碗才放慢了筷子,木盆里的汤也没剩,在一旁等着的大黄,眼神哀怨的走了,这些人也不知道给它留点儿。
吃饱喝足后开始谈正事儿,苏越有三个藕塘,今年粉藕种的不多,但他的塘子比牛家的大,七八千斤量是肯定有的。
如果江六愿意买一部分白玉藕,这粉藕他也可以算四文,再送到码头。
这白玉藕江六没吃过,苏越笑道:“我带了些过来,你先尝尝看,今年的玉藕真的特好。”
说着就往外走,从板车上抽出一节长藕,这藕有七节,每节大小不一,昏暗的油灯也挡不住它的玉色,反而更显风采。
第168章 河君节前。
白玉藕细长光滑,没有麻子斑点,入口爽脆清甜,镇上的人喜欢切成薄片,用荤油炒了吃,二十文一盘的翡翠菌菇,里头就有它的身影。
种藕也不是把藕种放入塘里就不用管,得施肥防虫害,水质好出的藕也好。
这玉藕卖十文钱有点高,只先要了三百斤,分两日送到码头,藕也不能放太久,新鲜的才好吃。
在镯子世界卖的菜,品相不能保证有多好,胜在新鲜。
收藕一事和牛震谈好了,以后他觉得好的,都可以先带几只过来看看,确认藕没问题,就直接拉去码头。
这时节的藕是最好吃的,江六给的价是粉藕四文,尽量还是收粉藕,白玉藕……有点贵!
每五百斤给他一百文辛苦费,至于牛震和别人谈好多少钱,他也不过问,这钱也不少了,藕重压秤。
…
三日光阴飞逝,河君节的前一天,江六从镯子世界出来。
两边的气候变化相差较大,古镇的人比之前更多了,每人停留期限为十日,半山腰的住宿不够,木屋搭了一座又一座,后来的人只能住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