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江六问她章五郎有没有回家,七娘如实回答:“他不常回家的,偶尔一两月回,也有大半年不回。”
江六想,章五郎和他那二姐夫走的近,那人应该有些家底子,也不知他为何会接济章五郎。
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让七娘机灵点儿,如果最近章五郎回来了,一定要去找村长。
小姑娘用力点头,她觉得近来大姐姐变了,对她和六姐严厉很多,以前不让她们做的事,现在也逼着做。
三姐和四姐已经很久没回来了,大姐姐说以后这个家要靠她六姐,七娘不明白是为什么。
六姐告诉她,三姐四姐性子太软了,她们不愿意回家,就是怕会碰上章五郎,明明有一日能歇,也不愿意回来。
章家的事儿最近在村里也有争议,有人觉得章家大姐不地道,想霸占属于章家五郎的东西,这不该是女儿家能肖想的。
有人则认为她做的对,就章五郎那凶神恶煞的模样,他要是掌家,章家指不定会变成什么样儿。
说来说去也是别人的家事,他们也只是随口说两句,章家那闺女不容易,也没人在她面前说这些糟心事儿。
江家后头乌泱泱的人,个个都累的大点子汗,盖院墙的石料全是长形大石,须得四人合力抬。
好在来的人多,已经围了左边的一小段,建房子的人在里侧挖地基、填地基,木工活儿那处的人也多。
杜叔和他老丈人过来了,老丈人也是木匠,不嫌弃杜木匠是孤儿,反倒是觉得他好,上无公婆下无兄弟姐妹,极其适配他女儿。
杜木匠和江家是老邻居,再往前说,差点儿成了他小姑父,可惜他姑姑没福气,具体原因江六不清楚,反正奶奶就是这样说的。
家里最不喜姑姑的,江六觉得应该是他娘,无意听到他娘哭泣,说如果不是江鸳,爹的腿不会瘸。
他对姑姑一点印象也没有,可能姑姑当年离家太早,那会儿他还太小。
为什么爹的腿会和小姑姑扯上关系,江六不明白,要知道她是长辈里最小的女娃,和两位哥哥岁数相差大,应该很受宠才对。
但他一直也没敢问,毕竟三哥挨揍挨的太厉害,他不想知道,今年黄荆条的威力大不大。
第137章 不敢见的人。
家里人实在是多,感觉转来转去都是人,等牛儿歇息会儿,喂饱了嫩草就牵去田里。
大伯已经先去田里了,大哥还得在家等牛儿,爷爷今儿个一直在盯着人干活,建房子最怕人使坏。
江余年跑去问他奶奶,刚刚赶着牛车走的那人买了啥,他敢保证就是南瓜糕,得到了答复,开心的去挑水了。
那人是送木料来的,顺便带了南瓜糕和凉粉块儿走,这批木料是杜木匠的老丈人帮着谈的,价格很合理。
江六问他二哥和梁狗蛋,要不要去挖土瓜,他明日要带土瓜去卖,这些瓜必须得算钱。
“你会认吗?”梁狗蛋种的土瓜不少,有时候他自己都会挖错。
江六想了想道:“枯藤下头的就熟了?”
江余钱笑道:“那你有的等,至少还得个把月才枯。”他们刚种那年也这么认为,结果等藤蔓枯萎,那瓜水分也流失了很多,少卖了很多钱。
土瓜约莫也是挑土地的,有时候种出来的很好吃,一点儿渣也没有,脆甜脆甜的,有的会发苦,吃着涩嘴。
问过卖土瓜的人,他们种的也会这样,解决办法没有,只能把苦涩的煮熟了吃,不能当甜果子卖。
土瓜开的蓝花儿很漂亮,但种子和藤蔓都有毒,今年留种的豆荚已经摘了,怕被孩子们误食。
江六学着他二哥翻开藤蔓,翻来翻去看半天,又换了一株继续翻……
“这株熟了。”二哥唤他过去,这藤蔓开始发小芽,也比其他的藤子颜色深,更粗壮一些。
两人加起来有一亩多地,属于他二哥的土瓜只得一小溜儿,长得都差不多,分不清谁的更好。
挖了土瓜的藤子不能要,得把它们扔沟里,有的现在都还在开小蓝花儿。
勉强装了两个背篓,就找不出更熟的了,粱狗蛋说剩下的至少还得等五日,快成熟时就长得慢。
他们的挑担还是空的,这么空空的回家,显然是不可能的,三人又去了孟老头儿的山药地。
孟老爷子和小孟钰在摘豆子,看见人笑呵呵的:“你们仨打哪里来。”
江余钱拿了个小土瓜给娃子,小孟钰近来瘦了些,脸盘子都尖溜溜的。
“挖了土瓜,您这地山药有熟的吗?”
老爷子指了几根木杆,说那些都熟了,就是不知到底长得好不好,毕竟埋的很深,肉眼看不见。
说是只熟了一些,结果越挖越多,挑担都装不下,梁狗蛋只能先把担子挑回去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