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卖菜郎+番外(163)

作者:爱种田的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哎,还是坐船好啊,啥时候他也能坐船就好了,就不用来回都辛苦两条腿了。

等码头的铺子建好,他能不能也找个船家搭船?估计也没人愿意干吧,就捎他一个人,能赚多少钱。

他爹告诉他,今日凉粉卖的快,是因为他们把话放出去了,明日后日卖了就不卖了,会有其他摊子卖凉粉。

以后他们会继续卖甜咸糊糊,和一种叫粉条的吃食,可以热吃也可以冷拌,今日的南瓜香糕也会卖。

客人们问,别家是否会涨价?

这个是肯定的,至于涨多少,这个就不清楚了。

两文钱一份是江家独有的尝鲜价,别家要赚钱,肯定会上涨,但想来也不会贵很多。

本以为大家会很难接受,没成想客人们只是更关心,味道还是不是一样的,还是不是这个爽滑的口感。

江建昌告知口感不变,只是会在口味上有些许差别,毕竟各家用的调味东西也不同。

至于为什么客人们能接受涨价呢?那当然要归功于郁炜的老娘,在街角支了个小摊儿,卖四文钱一小碗,大碗五文,买的人还不少。

今日就是没有江建昌的那番话,凉粉摊的生意也不会差,这里才两文,镇上卖四文呢。

江六给烧饼郎拿了两个大梨子,这梨子他不打算卖,就留着自家吃,也给外祖们分一些。

铁梨子一个要卖四文,大的能卖八九文,遇上爱吃的客人,那可就撞大运了,价格能卖的更高。

这梨子看着都比铁梨子好吃,烧饼郎乐呵呵的,让他们路上慢点儿。

第117章 上山找笋。

今日又没能定下建房的工匠,如果明日还等不到卖糖钱,那就只能再倒卖一次果糖。

江家那位娇养的姑娘,想来是会喜欢果糖的吧?就是不知道她更喜欢什么口味,也找不到人打听。

同为药罐子,江六觉得他自己更喜欢提神的薄荷果糖,能让头不那么沉,心里也比较舒坦。

那糖当时全给钟少爷了,家里人也没尝过是什么味儿,明日他再去杂货铺买上一些。

父子俩去了镇上卖酒的地方,问了烈酒的价钱,烈酒最便宜的也要三百文一斤,江六觉得有点贵。

最后还是买了一坛子十斤的,这里就去了三两银子,把今日凉粉摊的钱花光了,掌柜的送了两壶女子饮的果酒。

今日没买到肉,等他们去时,人家肉摊都收了,骨头渣子都没留下,江六想去买肉包,他爹让别买了,晚上杀只兔子吃。

有只大兔子这两日可能是疯了,老是啃其他兔子的毛,仗着自己身形大,把其他兔子都给咬秃了。

现在兔子们都躲它远远的,出门时他去看了一眼兔笼子,那该死的兔子把母兔给咬伤了,气的他单独把它关了起来。

合笼是让它生崽子的,不是让它咬伤母兔!现在家里有三只公兔,三只母兔,一只刚下崽子,下了六只,有两只没了。

兔子发疯,可能是家里鸡多太吵的缘故,一会儿他回去,得送一趟鸡苗,鸡苗送走,后院也就清静了。

路上江建昌告诉儿子,那芋头的事儿他问过了,确实是贡品,在清溪镇更南边,有一处地方就种植花芋头。

那边的花芋个头大,一个就有两三斤,最小的也要卖几十文一斤。

江六又不是很确定,这芋头是不是花芋头了,不过既然民间有的卖,那就是不犯法,他也不卖芋头,是卖芋头的吃食。

真的花芋头咱买不起,咱就买这个山花芋头!对,以后这个芋头就叫山花芋。

那芋头饼可真好吃,两面夹了一种叫饼干的脆饼,里面是芋头泥,厚实的芋头饼还需要裹上浆液,再下油锅炸。

江六尝到了小半块儿,又脆又甜又香,他都分不清到底是谁在香,这个糕点当时买的人很多。

原本以为这花色的芋头,他们那没有,也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收蕉芋头还寻到了这么个金贵玩意儿。

抬头看了一眼天,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的霉运结束了?以后都是好运?

突然晴天打了一道雷,吓的他心都跳快了几分。

江建昌催他快走:“走快点儿,一会儿下雨就麻烦了。”

清溪镇雨水不算多,但秋季后还是会下好几场雨,每一场雨,都意味着气候将要发生变化。

江建昌买好了谷种,父子二人刚到村口,天上的雷就更大了些,大点子雨也下了起来。

这雨下的急去的也快,等人浑身湿透,它也就停了。

江六望天无语:……我怀疑是故意在整我?

客人买了粗粉和粉条,还把家里做好的南瓜糕都买走了,这会儿四人都在做糕,上午村民们换凉粉的多,下午就是换糕。

上一篇:唯有少年心 体操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