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成群走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声音把寂静的夜都吵醒了。
段铭就挤在人群中,顺着人流一起往前走。
这时,一个老头蹬着改装过的三轮车不知道从哪个院子里窜了出来,人群呼啦啦一下就将老头围了个严实。
“爷爷5串烤肠,3串年糕……”
“爷爷两个炸油饼,5串蘑菇5串豆皮再煎5串里脊……”
老头动作熟练的支起炉子,在家中已经烧过的油锅稍一加热就能直接下菜。
新鲜的菜蔬一接触到滚烫熟油的瞬间就迸发出鲜香的气味儿,随着晚风攻城略地,整条街很快都被这股香气所笼罩。
持续短短几秒菜就熟了,老头将串儿从油锅里捞起来,刷上调好的酱汁和辣椒粉装进塑料袋里。
排着队嗷嗷待哺的学生一手给老头现金,一手接过袋子。
然后捧着袋子一边烫的直吸气一边趁热往嘴里塞。
段铭没这群激情四射的学生跑得快,就被挤在了队伍最末端。
但他今天晚上也没什么事儿要干,排在最后边,人也不着急。
老头动作很利索,丝毫不像上了年纪的人,队伍往前走的速度不算慢。
段铭手抄在口袋里,眼睛也没一个目标,就随意在周围乱看。
学校周边的场所,是一个时间又疾驰又凝固的神奇地点,学生一届一届走,一年走一茬,6月份的时候刚走一批,9月份的时候又有新人报道。
而附近的老楼,街道,甚至连树木好像不论几年过去,再回首时依然是自己当初来时的模样。
段铭回忆了一下自己走时的这边的风景,除了几家店面换了门头,好像时光对这边格外厚待,什么也不曾改变。
段铭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给了齐乐天。
段铭不知道自己已经在人群中引起轰动,在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没时间打理个人形象的高中学生中间,出现一个身形高大挺拔,五官硬朗帅气的男人,效果远比“鹤立鸡群”来的更耀眼。
不知不觉间段铭已经走到老头的摊位前了,段铭张口就报,“一串青椒不要籽儿,煎个鸡蛋不要黄,两串年糕壳炸脆瓤要软,三串平菇炸到能掉渣……”
老头儿去夹青椒的手一顿,把自己鼻梁上架的老花镜摘下来,抓起围裙一角擦了擦镜片,又重新带回去,犹觉不够的老头又将灯光往前转了转。
“嘿!还真是你个混小子!”老头看到眼前的人,惊喜的笑了起来,“这么离谱的菜也只有你点了!”
段铭也乐了,“还记得我呢老头!”
“回来啦孩子,”老头又用自己的围裙擦了擦手,这才伸手拍拍段铭的肩膀,“都说你出去深造去了,学的怎么样啊?”
“哟,这你都知道呢,”段铭俯下身好方便老头动作,老头个子不高,想够着他有点困难。
“学的挺好,现在能造原子弹。”段铭笑嘻嘻的跟老头说话。
“就吹吧你,就你还造原子弹!我看你造个二踢脚,还得是哑炮!”
老头话音刚落,围着烧烤摊子的学生都哈哈笑起来。
有胆子大的学生凑过来,“王爷爷你认识?是咱们学校的学生吗?”
老头这会儿可高兴,“是你们学长!以前他还上学的时候,跟你们一样下了晚自习几乎天天过来吃。”
“学长能不能加个微信?”有学生举着手机高声问他,旁边的人善意哄笑起来。
段铭高冷的摇摇头,“我要去向四大金刚举报你偷带手机。”
“啊——!”
刚才说话的学生惨叫一声,捏着手机飞快的窜走了。
周围人笑的声音更大了。
老头把炸好的串儿给他,段铭掏出手机扫码,老头拦住他,“几年没来了,这顿算我请你的!”
段铭执意要扫,“老太太回去数数签子,对不上号得削你。”
不料老头突然叹了口气,“走喽,老太太提前下去享福去了。”
段铭彻底愣在原地。
他对老头的老伴儿印象不算深,只记得是个嗓门很大的老太太,老王每天卖完炸串就爱偷偷在外边买点酒喝,但是老头心脏不好,老太太管他管的严。
那会儿大家常拿这个取笑他。
身体那么硬朗的老太太,怎么说走就走了。
老头摆摆手,没再说什么。
钱最终老头还是没收,段铭提着烧烤和老头的好意走了。
街上的学生走得快,等段铭提上串儿再过来的时候,校门口已经没什么人了。
刚才马师傅的车停在路东口,段铭就一路往西边走。
鲜红的荣誉榜依然挂在校门口最醒目的位置。段铭走过去看。
上面挂的学生已经是新面孔了。
曾经连续三年挂在上边的宋辞,早已被换了下来,新一届优秀的学生逐渐取代了他留下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