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京的视线从海面上转移到他的脸上,男人长了一张俊雅的脸,气质温和,在砚京看过去的时候笑了笑。
“放心吧,这船比你想的要安全。”男人强调。
这船底有二十八只反力浮舟,就算是船真的要沉了,浮舟也能为他们争取到救援时间吗?更何况,这二十八只单只可用的浮舟又不是遇到哥斯拉。
他说完,砚京又拽了拽身上的救生衣,将自己包裹的更紧了。
看着她的动作,男人哑然失笑。
开船之后,船只如同一只白箭,在海面上破浪而行,栏杆外溅起的水花有两米高,砚京一伸出手就被高高溅起的水花拍打作响,没一会儿她的手就红了。
为了防止一些乘客作死,在开船之后靠近栏杆的乘客会有三条像是安全带一样的东西将她的腰腹与大腿固定住,上面闪烁的小红点表示,已安全。
砚京:“……”
二十分钟就到岛边码头了,砚京下船的时候下半身都麻了,岛上唯一的专车将她送到救助院门口,同时还有后来上车的一男一女。
女生在救助院附近下车,人却没有进去,男人看着跟她目的地相同的砚京站在救助院门口踌躇,叫住她。
“没有员工工作卡必须要这边登记检查。”男人将砚京带到一侧的小房子门口。
砚京点头道谢。
填完了所有的登记内容之后,看着最后那一行访客目的,砚京迟疑了几秒,最终诚实的落笔两个字。
“找人。”
第18章
彭丽月跟孙敏差不多年纪,看起来比她却要年轻很多,当砚京被人带着走到她面前时,彭丽月正穿着工作服在为救助院的孩子们调配营养剂,身边还站着两个女生,高挑的那个正靠在门边嘴里说着什么,另一个拿着仪器正在检测彭丽月调配好一起服用的营养剂数量,看到她,砚京诧异了一下,里面帮彭丽月一起工作的,正是易萧。
“是谁找我啊?”彭丽月放下手中的工作出门,经过门口的女生身边时,将工作服外套脱下丢给她,让她进去帮易萧一起工作。
穿着光鲜亮丽的女生拿着工作服,嘴里说了什么像是不满,被彭丽月教训了两句乖乖进去帮忙了。
隔空,里面的易萧对着砚京笑了笑,算是打招呼。
彭丽月已经走到砚京身边了,“是你找我?”
她打量着砚京,似乎在回想自己以前有没有见过这个人,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想起来,只能放弃。
砚京点了点头,“是的,冒昧来访,实在是有问题想要请教您,还望您谅解。”
彭丽月在这里建立之初就一直在做义工,每周风雨无阻的都要来,救助院里便专门为她辟出了一间房间作为休息室,将砚京带到休息室里,彭丽月给她用纸杯倒了杯水。
等她坐下,砚京已经将自己带来的东西摆在她面前了。“这是您写过的报道,您还记得吗?”
彭丽月似乎不太明白她的意思,拿起那裁剪好的小报看了几秒,道,“是我写的,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没想到还会有人翻出来。”
“为什么又翻出来?”彭丽月问。“是因为,最近孙阳的死亡吗?”
孙阳的死亡不是秘密,在他被捞上来之后没多久就被公开了,彭丽月是知情人,砚京不做他想,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您能跟我详细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这下彭丽月犹豫了,她低头看着桌子上的小报,十几年前写的东西此刻在她看来十分的陌生,却又能从陌生中找到几分熟悉感。
“这,不是我不想说,只是时间已经过去太久远了,”她皱眉,“有些细节我也记不清了。”
彭丽月的手指抚过桌面,指腹按压在苍蝇小字上,面上毫无血色。
十七年前,彭丽月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记者了,有一年,彭丽月接手了一起企业工厂污水排放不达标的报道,主动申请前去现场调查,阴差阳错之下导航走错了地方,又赶上暴雨,只能现行找地方居住。
“当时我们一行人是找了一个小镇,镇子实在是太小了,没有旅馆,我们只能花钱寄住在当地人家里。镇子上的人比较排外,我当时年轻脾气差,跟寄住的人家关系不好,便一气之下搬了出来。”
冒着大雨,她当时又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只能在车上暂时避雨,直到有个女人敲了敲车窗,时间太久,彭丽月已经记不住那个女人的脸了,只有那把紫色的印花大伞,在她的脑海中留了许多年。
女人和彭丽月一样大,彭丽月寄住在她家里叫她阿姐。
“她家里还有一个女儿,孩子不大却很听话,”彭丽月回想着那时候的样子,嘴角是一抹苦笑。“后来我跟阿姐熟了之后,我问她,她说她家住的房子是她父母留下来的,父母去世之后她嫁给了现在的丈夫,两个人住在她父母曾经的房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