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只南尚未辟谷,不过这点根本不需要她担心。在晏听霁走后不久,鱼伶便提着一篮食盒走到天玑殿外,她轻轻扣着殿门,出声询问:“公主?”
这一声唤,仿佛又回到了洧王宫。
谢只南坐在案桌前,挥手放出一股灵力,将那殿门给拉开。
鱼伶得到了默许,提着食盒便进了殿。
谢只南接过她送来的吃食,道:“下次不要叫我公主,这里不是洧王宫。”
鱼伶微愣,“是。”
可她除了公主,就没唤过别的称呼了。
不知为何,自一靠近天玑殿,便有一股无形的威压催迫着她离开,且这样的反应在鱼伶走到谢只南面前时尤为强烈。
出于本能,她应该快速离开。
于是送完吃食后,她便借着事务繁忙的理由走了。
谢只南并未察觉到任何不对。
*
等到于昭从学宫下课后,他将二人带到了学宫旁的紫阙山上,这里灵气充沛,又安静清幽,鲜少有人来打扰,是为最佳练习场地。
其实于昭本想光明正大的,但又怕闹出上回张文渊的那个事情来,只好偷偷带着两人走到一处隐蔽之地练习。
学宫旁就是紫阙山,所以晏听霁回到灵朝宫后,又正大光明地走出了灵朝宫,往紫阙山的方向走。他先前分了一缕神魂留在灵朝宫内,作以掩饰,谁想还真碰上了来窥视他的王求谙,不过他当时没有功夫管,任由自己那缕魂行事。
他猜都不用,料定王求谙不会放心他。又赶不走他,只能躲在暗处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只是这么多年了,王求谙的修为没有太多的长进,竟隐隐有倒退之意,不知出于何种缘故,晏听霁对他仍存有一丝警惕。
毕竟当初,就是他把自己给封印在了岐域。
走出灵朝宫,晏听霁微微抬眼望向东侧的鱼池,倏地朝那笑了一声。
旋即听见池中鱼儿扑腾着,溅起不小的水花,等他完全离开后,那池子内的动静才平静下来,游荡着的鱼儿蔫头巴脑地浮游在湖面上。
到了地方,清泉石畔,空气清幽,又有高树遮荫,实乃灵力盈集的风水宝地。
谢只南没想到自己只走了这么一段路,腿脚就有些发软。
于昭看着满面春风的晏听霁,心想自己的法子果真管用,他现在瞧着哪里有先前半分沮丧之意?可看着谢只南,又好像不是这样。
晏听霁这人说谎说的跟真的似的,要不是他聪明,一下就猜出了他嘴里的那个朋友其实就是晏听霁自己,也知道了他为何伤心。瞧着以后都是同门,同门间就应当互相帮助,他使出浑身解数,想出了一个完美的法子。
那便是顺着女子的心意,拘着礼,莫要太过孟浪。
可他不知道的是,晏听霁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也都做了。
第73章 简直截然相反。
于昭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心法。
他递给谢只南, 道:“昨日我已经教会晏听霁了,他说都记得了,现在你可以坐下来试着看这本心法修习一下, 有助于让你的灵力更加纯厚。”
谢只南狐疑地看向晏听霁。
他笑着朝自己点点头,谢只南心下了然, 也没多问, 接过这本心法后在一盘平石上盘膝就坐下来。
于昭拉着晏听霁走到一旁,悄声问道:“我今天去学宫没看到,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你还在睡,你什么时候去的?你跟她说的怎么样?”
晏听霁视线落在谢只南身上, 笑道:“很好。”
于昭若有所思地辨析这这个两个字,随即道:“很好, 那就好。”
五堰派并未规定不许同门之间结为道侣的规矩,所以于昭知道晏听霁为此所困时, 很是热心地提供建议。他看着两人就是很般配, 男欢女爱,若是两情相悦, 那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于昭见他还盯着人姑娘看, 小声提醒:“晏听霁,你也快自己坐下练吧, 就像我昨日教你的那样。”
晏听霁并未看他,却点头:“好。”
好是好,可他坐在另一块平石上后,曲着一条腿,一手靠在腿上支着下巴,目光紧紧跟随着对面神情认真的谢只南。
于昭:“......”
安静了片刻,晏听霁忽然有了动作, 于昭以为他要开始静坐修习了,不料他朝自己这看了一眼道:“劳烦你看看有没有人进来打扰。”
于昭愣住:“噢......”
相较于在天玑殿内修习,紫阙山灵力充沛,要更适宜一些。
况且这里外都有人盯着晏听霁,总得拉个人挡挡,好过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