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有个兄弟的娘舅,在一户富商家里做事儿,
听说现在各地商会都跟疯了似的,在拼命地上缴商税,想要争到今年的第一呢!”
“那还真是疯了!”
提问的百姓闻言不禁咋舌:
“都还不知道是什么,就拼了命的把钱往外送,这些富商的想法,咱们这些普通人还真是理解不了!”
那么多银子呢,揣进兜里才是自己的不是吗?
为何要送出去搏一个啥都不清楚的玩意儿?
百姓们不解,且议论纷纷;
商户们心动不已,且疯狂解囊。
消息传进宫内,就连宣武帝都按捺不住地好奇上了,
正巧他派到庄子上去,替他盯着庄子那边有无特殊情况发生,顺便隔三差五给他带两封小崽子写的信件回的龙影卫这会儿也刚好回来送信了,
宣武帝顺嘴就问了一句:
“你可知,太女殿下最近在那庄子上,捣鼓出了什么新鲜玩意儿?”
“回禀陛下,属下只知太女殿下每日都会在房间绘制图纸,然后派人转交给郑桥章或者姜元宝两位大人。”
龙影卫想了想,又补了一句:
“郑大人同样如此,只有姜大人,会带着匠人们做一些奇怪的物件出来,但似乎全都是失败品。”
宣武帝:“?”
意思是那传闻中可令人一夜暴富的,跨时代的好东西,其实还没成功研制出来?
都没做好,这小崽子就敢通过天盛周报在全国吹牛了?
第304章:已阅,不顺道!
眼瞅着这距离他的生辰也就只剩下一个多月了,那小崽子可别牛皮吹破了,到时候收不了场……
宣武帝忧心忡忡地拆开了龙影卫这一趟带回来的信件,
本以为事情传得这么沸沸扬扬,这小崽子即便不肯提前透露她到底给自己准备了什么生辰礼,至少也会在信中提上那么一两句,
结果信纸展开——
【父皇午安,儿臣一切安好。
庄子这边环境不错,挺安静,就是吃饭的碗不知为何比正常的要小了一大圈儿,儿臣昨日三顿吃了五碗,竟还只觉八分饱。
除此之外,庄子上的厨子也比宫中差了许多,猪肘炖得不够烂,炸小排也说不上来到底差在哪儿,可那味道就是不太一样……】
一如既往,零零碎碎的杂事儿一大堆,中间甚至能细节到她具体吃了哪几道菜,这些菜的味道如何,
结尾处还不忘再嬉皮笑脸地询问他这个父皇有没有想她,若是想了,可以顺道去她的东宫里头帮她喂一下福福,
但就是只字不提那传闻中的神秘大礼。
不过也能理解,
惊喜嘛,他懂的!
宣武帝冷笑一声,甚至都懒得再单独拿张纸给她写回信,
直接跟批阅奏折似的,在她的原信件底下朱笔御批五个大字儿:
“已阅,不顺道!”
什么小狸奴那么尊贵,还得他这个皇帝特意“顺道”去东宫帮她喂?
东宫的奴才们都是摆设不成?
那么不放心,不会自己回来喂?
把信纸重新塞回到信封里,随手甩给龙影卫的时候,宣武帝这才勉为其难地抬了下他那双尊贵的眼:
“告诉那小崽子别想着在庄子上偷懒,完事儿了赶紧回来干活!”
“是。”
龙影卫恭恭敬敬地接过信封,当天就把宣武帝的话传递到位了。
然而回去暂时是不可能回去的——
作为天花疫苗第一批正式使用的对象,而且还个顶个的身份尊贵,
庄子上的那些太医们总想着把人多留一阵儿,再三确认是否一切正常也是人之常情。
云舒在庄子上住了半个多月,她还没回去,各地商会的账册倒是先被送到了京城。
好在自去年的那一亿八千多万两商税一鸣惊人之后,户部那边儿就格外积极地主动找上她,接手了之后每年盘点商税账册的活计。
如今有严尚书带人每天加班加点儿地核对那些账册,倒也不用云舒再来操心什么了。
安安心心地在庄子上又住了七八天左右,
终于跟郑桥章还有姜元宝他们两个人合力把要送给宣武帝的生辰礼做出来后,
云舒他们也终于得到了太医的首肯,可以离开庄子,回京了。
马车在雪地上压出深深浅浅的车辙,云楚焕抱着一只小暖炉,裹着一床厚厚的棉被,舒舒服服地盘腿坐在云舒对面,发出一声长长的喟叹:
“终于可以回去了!”
“回去之后可就又要每日到上书房念书了。”
放下自己从云楚焕那儿扒拉过来的话本子,云舒有些诧异地扬了下眉:
“我还以为你更乐意继续在庄子上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