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公主在京城周报上写了,说这事儿当今圣上已经同意了,
如今翰林院的大人们正在着手整理,最多不出十天的时间,那书就能印出来了!”
“若是十天后出的话,距离春闱正式开考就还剩下不到二十天……但应该也够了!”
有人算了算时间,激动道:
“到时候我一定要买上一本!”
“没错,就算这书卖得再贵,咬牙我也得买上一本!”
另一名手头不算宽裕的书生赞同地在旁边踱了两步,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连忙转身追问道:
“不过刘兄你方才说的那些,好像就只是三年科举的内容啊!
那书名不是叫《三年科举,五年模拟》吗?
这五年模拟,又是什么?”
“五年模拟……”
刘仁昌方才一时激动,还真就忘了说五年模拟的事儿,这会儿被人问起了,才一拍脑袋,想了起来:
“对对对,还有个重要的事儿!
圣安公主为了这个五年模拟,还发布了征集令呢!
说是让大家根据天盛这五年里发生过的事情,自己来试着出题,然后把题目送到京城周报的信息收集点去,
若是那题出得不错,还能得到圣安公主给的稿酬呢!
圣安公主还说,因为这是第一年,春闱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开始了,若想要完整版的《三年科举,五年模拟》,时间肯定会拖得比较晚,
所以今年出的书上,暂时就先只有‘三年科举’的部分,
至于‘五年模拟’那部分,则是由天外天酒楼每日早上派专人公布。
头一天公布题目,第二天公布破题思路和方向,以及新的题目!”
“是在天外天酒楼里头公布还是在外头公布?”
天外天酒楼之名,如今这京城里还有谁不知道?
最便宜的都得五百钱一位,这要是天天都得进去,寻常人还真消费不起!
当即就有书生着急地问起了这个问题,
好在下一刻,他们就听刘仁昌嘿嘿傻乐起来:
“圣安公主说了,说好的《三年科举,五年模拟》,因为准备不充分,现在只剩下了‘三年科举’,所以那剩下的‘五年模拟’,她就当是补偿,免费送给大家了!”
第169章:还真是先从表哥身上下手了!
“这意思就是说,是在天外天酒楼外头喽?”
“太好了!圣安公主简直就是菩萨心肠啊!难怪她能成为咱们天盛朝的第一位女官!
若朝中都是如圣安公主这般一心为民的官员,我天盛朝何愁不兴啊!”
从刘仁昌口中确认了‘五年模拟’部分的试题和解析全都不要钱对外公开之后,客栈内顿时传出了一阵欢呼。
与之相对的,则是那些同样得知了此事的豪门望族子弟们。
家族出身带来的优势被云舒那本儿“破书”一下子抹平了不少,他们的怨念自然不少。
奈何这事儿已经得了宣武帝的首肯,他们再怎么不痛快,也没有办法阻止,
只能一群人凑在一块儿,忿忿地说上几句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废话。
整个京城里,几乎人人都在议论着这件事儿,
很快就连今日宫门都没有踏出过半步的太子也得知了此事。
和其他那些得知自己利益受损后愤怒不已的人不同,
虽然太子一派底下的人家中也有不少受到了影响,但太子得知此事的第一反应,却是痛快地大笑出声:
“她为了讨好父皇,获得那群寒门读书人的支持,还真是出了个了不得的昏招啊!”
“估计也是被逼急了。”
右相唇边同样挂上了嘲讽的笑意:
“殿下可要助她一臂之力?”
“自然是要助的!”
自打皇后被送去隆华寺以来,太子已经许久没有这般畅快过了。
他满脸都是真切的笑意,只那一双眼里,却透着饿狼一般的狠意: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或许咱们其它的安排都还没用上,孤这位好妹妹,自己就先把自己给玩儿死了!”
“那老臣就先恭贺殿下了。”
“恭贺的话就该留到真正需要恭贺的时候再说。”
偏过头,看了眼四平八稳老神在在的右相,太子面上的笑意更深了:
“还请外祖父做得干净些,如此良机若是没能抓住,未免也太可惜了。”
“老臣办事,殿下放心。”
……
凤阳宫,并不知道自己要吊的鱼儿,已经出现在了前来上钩的路上。
云舒这会儿正一边撸着猫,一边听着阿苦的禀报——
“窦继飞,徐州人士,乡试第三十七名,今年会试上榜的可能性不大。
家中父母有一间包子铺,三个姐姐已嫁人,赴京赶考时,身上带了五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