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耦犁犁起地来是什么模样,因此也就更加清楚倘若云舒说的全都是真的,这改良后的曲辕犁能给天盛朝的农业生产带来多么大的助力!
他甚至亲自走上前来,扶住了曲辕犁!
李德海见状,连忙冲身边站着的两名侍卫使了个眼色,
两名侍卫也不敢耽搁,迅速上前扛起纤绳,慢慢往前发力。
“动了!真拉动了!”
随着曲辕犁的缓缓前行,李德海眼中顿时也爆发出惊喜的目光:
“奴才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得此神物,实乃天祐我天盛朝啊!”
“确实不错!”
宣武帝这会儿本就心情大好,再听到李德海这熟稔的龙屁,更是龙颜大悦地朗声大笑起来。
相比起自幼入宫,对这方面其实还并不算是很了解的李德海,
宣武帝亲自扶犁后看到的也更多。
他可以确定的是,小五方才说的一点没有夸张,
这曲辕犁,当真是利国利民的神器啊!
宣武帝越看越看满意,他甚至还又发现了一个极大的惊喜——
“朕瞧着这两个人拉犁,似乎还颇为轻松,不若换一个人试试?”
两名侍卫对视一眼,很快就有一人放开纤绳,退了下来。
另一人独自扛起纤绳往前,果真也还是拉得稳稳当当!
宣武帝欣喜之下,又换了李德海过来,
到后面甚至连听雪都被叫去试着拉了一下,无一例外,全部都能拉动!
宣武帝见状,笑容也越发的开怀了,
高兴之余,还不忘揶揄云舒一把:
“你之前还说这犁需得两人才能拉动,该不会是你自己力气小,便在那儿胡诌吧?”
“……是三皇兄和小元子他们说的,又不是儿臣自己编的。”
云舒摸了下鼻子,一脸无辜:
“而且他们说要两个人拉的,是水田。”
水田犁起来比旱田要费力许多,这是常识。
但问题是,天盛朝大部分的田地其实都还是旱田啊!
毕竟除了水稻是种在水田里的之外,别的麦子、蔬菜,那可都是种在旱田里的!
宣武帝反应两秒后,瞪了云舒一眼,笑骂道:
“你这小崽子故意的是吧?方才怎么没听你说水田这两个字儿?”
“儿臣这不是想给您再多一份儿惊喜么?”
云舒笑嘻嘻地凑上去:
“而且小元子已经在努力试着解决水田还需两人拉犁的问题了!”
“哦?”
又双叒叕一次从云舒口中听到“小元子”这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名字,这一回,宣武帝总算是没再忽略过去了:
“他可是已经想到法子了?”
“目前应该只能说是有点儿想法吧,能不能成暂时还不确定。”
第132章:你想让小元子入工部?
小元子接连帮她解决了两个问题,云舒自然也要信守她之前对小元子许下的承诺。
将“辘轳牛”的大致概念同宣武帝简单描述了一下,
云舒面上露出了一抹很是乖巧的笑容:
“父皇,您觉不觉得像小元子这样有才华的人,只是放在宫里当个小太监,有些太浪费了?”
“嗯?”
宣武帝现在对云舒也算是比较了解的了,他一看她这表情,就知道她肯定是又憋了什么主意,
不由得扬起眉,轻哼了声:
“说吧,你又想做什么?”
“这可不是儿臣想做什么,而是儿臣希望小元子他能为天盛朝做些什么!”
云舒指了指曲辕犁:
“父皇您看,这犁难做吗?”
“应当是不难的。”
宣武帝垂眼打量着面前这让他欣喜不已的曲辕犁,
这虽是他认定的神物,但不可否认,这玩意儿本质上,其实也就只是几根木头几块铁而已。
“可是父皇,它这么简单,之前怎么一直也没见有人造出来呢?”
“……”
是啊!为什么呢?
“其实仔细想想,马蹄铁复杂吗?羽毛笔复杂吗?印刷术复杂吗?”
不等宣武帝回答,云舒自己又摇头晃脑地接着道:
“那可比曲辕犁还要简单,但之前同样没人造出来。
儿臣就想着,兴许是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
好多人总把自己的思维禁锢在已有的框架之内,根本不会去考虑框架之外并不存在的东西。
可能……这就是叶太傅为何如此注重‘创新’的原因。
因为叶太傅知道,像儿臣这样聪明机灵,拥有‘创新’思维的人,真的不多。”
“……”
说就说,还非要趁机再多夸她自己两句!
宣武帝扯了下嘴角,看在她捣鼓出来的那些东西确实也很有用的份儿上,到底没有出言打断。
下一刻,他就听云舒忽然又抬高了语调,着重强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