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随后也反应过来赵氏什么意思后,当即怒从心起,大吼道:“我是骂你呢!”
赵氏也不恼,笑盈盈的怼道:“我可没管秀兰买没买盆儿。”
王秀兰恰当时宜的接话:“我们是一家人,不存在管闲事一说。”
“你们…。”田氏气的像鼓气的青蛙。
赵氏轻飘飘的说道:“我什么我,我地里活还没干呢,我得去干活了,可没那闲工夫去管外人的闲事。”她把外人两个字说的特别重,说完扛着锄头就走了。
她家儿媳妇背着背篓默不作声的跟在后面,长辈说话,轮不到他们晚辈插话。
杨小燕也是老老实实的一边拔草一边竖起耳朵听老辈子们摆龙门阵。
王秀兰不着痕迹的退出群聊,小跑两步走到赵氏身边,一脸感激的说道:“谢谢二嫂。”
赵氏嗔怪道:“咱们是什么关系?一家人还说哪些见外的外道话。”
说完又忍不住多了一嘴:“我还是那句,你别总是顾及别人的面子感受,不好意思把话说的太难听。”
“这样可不成的,她们那些脸皮厚的很,你不怼的她们说不出话,她们哪里知道什么是分寸。”
王秀兰不好意思说道:“以前觉得都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话总归不好说太难听,伤了情分。”
赵氏立马眼睛一瞪,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这是把她话又当耳旁风了呀!
在她准备开口时,王秀兰又说话了。
“现下听了二嫂的一席话,感觉十分有道理,我以后定当像二嫂这般。”
赵氏这才满意的点头摆手:“不说,再说天都黑了。”说完赶紧走了。
在他们两人说话时,赵氏的儿媳妇早就走远了。
赵氏是原主丈夫的二堂嫂,关系很是亲厚。
原主性格谦和宽厚,只要不是把她得罪的太狠,她说话都不会说的太难听,总会给人留几分面子。
所以厚脸皮大嘴巴田氏,才会不依不饶刨根问底的向她打听情况。
田氏恶狠狠的剜了一眼赵氏,又见其他妇人脸上隐晦的带嘲讽的笑容,顿时感觉有些不自在了。
那种感觉就像其他人一起排挤她,看她笑话的感觉。
哪怕她脸皮再厚,被所有人嘲笑,她的脸面还是有些挂不住。
说了一声干活去了,背着背篓逃似的走了。
至于王秀兰买两个大木盆的原因,她会慢慢去打听的。
总会弄清楚她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花一百文买没必要的东西,肯定其中有原因的。
她定要弄清楚这个原因。
她有预感,王秀兰定是偷摸的做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只要弄清楚了是什么事,说不定她也能借借光。
王秀兰买木盆这种不起眼的小事,经过这一遭后,多少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与好奇。
毕竟人都有好奇心。
虽然其他人都没识趣的没问,但也决定暗中观察打探情况。
她自然注意到大家有意无意间,那带着好奇与探究的目光。
她也不在意,毕竟她真正靠的不是豆芽,而是空间的东西。
加上她有金手指,旁人就算知晓了也是越不过她的。
招呼了一声,就彻底退出妇人们的聊天堆,又继续拔草去了。
第36章 劳作
这时杨小燕已经拔了好一大片的地了,王秀兰心下当即有些不好意思。
人家还能一边拔草一边逗娃。
杨小燕往前拔一些距离,就把装着蒋希阳的背篓也往前挪挪。
拔草的同时还能看着孩子。
王秀兰不好意思再摸鱼了,赶紧蹲下继续拔草。
其他人见状也都散了,各自去地里干活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王秀兰感觉腰酸疼的不行,感觉像要断了似的,腿也发麻的厉害,手掌心也火辣辣的疼。
实在坚持不住了,就想站起身来伸伸腰。
结果一动腿麻发僵,身子向边一倒,赶紧手掌触地稳住差点摔倒的身子。
稳住身子后,慢慢把腿轮换伸了伸了,待腿恢复灵活后才敢缓缓站起身来。
站起来后把背挺的笔直,脑袋用力往后仰,拉扯着背脊,腰间的酸疼得到缓解。
她的一系列动作自然引起了杨小燕的注意。
看着疲惫不堪,神情痛苦的婆婆,杨小燕用商量的语气说道:“娘,时间也不早了,也该做晚饭了,要不你回去做晚饭吧,这里交给我就行。”
看着所剩不多的杂草,加上她的老腰实在受不住了,临近傍晚的天气更加的冷了,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
剩下的那小块杂草,按杨小燕麻利劲儿,估计最多也就小半个小时就能拔完。
“哟,咱们村干活的一把手怎地现在连小燕都比不上了?”收活回家的张氏张梅花(买黄豆那家)路过时看见这一幕,就开口调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