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答答的又冰脚,脚趾冻的都麻木了,那感觉真的很不好受。
鞋袜反正都湿了脏了,不用怕踩水坑稀泥巴了,她狠狠心一咬牙,干脆就放心大胆的乱走。
只要走的够快,身上发了热就没那么冷了。
等她赚了钱雨鞋也必须安排起。
路不好走,背上背着厚重的蓑衣还有背篓跟豆芽,头戴笨重的竹笠,几样加起来大概也有三四十斤,虽然这具身子力气大。
但她好久都没背过这么重的东西了,这东西是越走就越重,时间一久就出现不适,走久了肩膀勒的痛,腿也发酸。
走到一半就累的气喘吁吁,热情一下就降了下来。
腿就像灌了铅一般重,每走动一下就费劲。
早知道就该让蒋鸣一起来了,唉!
在现代有小电驴代步,这里全靠她背,都怪她还没完全适应这里的生活,压根就没想那么多。
关键还是行走艰难的泥泞路,还以为是现代社会的水泥马路呢!
都走一半了,也不可能返回去,只得咬牙坚持继续往前走,好在她吃了几天回春丸,身子也养的七七八八了,不然这身子还坚持不下去。
本出门就不早了,到镇上时看了一眼空间客厅大钟,已经十点半了。
空间的一切不用进入空间就能看见,也能取,也能买东西。
好在雨已经停了,把竹笠拿下挂背篓后面,没了竹笠遮挡她这才能好好观看金阳镇。
金阳镇是个小镇,镇口有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上写着金阳镇三个字。
牌坊两旁各有两名佩戴弯刀,穿着黑蓝衙役服的衙役在执勤,维护秩序。
走过牌坊进入金阳镇,举目望去,街道两旁是一层或两层的红砖墙青瓦店铺。
而宽约两丈的街道是由青石板铺设而成。
应该是由于天气原因,今日街上人零零星星就几个行人。
走过几条街,去记忆中的菜市。
临近菜市人就越来越多,菜市人来人往,买菜的人丝毫不比平时少。
反而因为下雨降温卖菜的人没平时的多。
她来的晚,靠前显眼的位置都被人占了,只能到后面位置摆摊。
经过的时候她特意观察了一下,今日有两家卖豆芽的人,卖四文一斤。
品相都没有她的好。
把背篓放地上,竹笠翻转过来,放了四把大的,两把小的豆芽在竹上笠。
然后又把小白菜小青菜分别放了一些在上面,然后把竹笠放背篓上面。
小白菜小青菜是快到金阳镇时放在背篓里的。
摆放好菜她就默默的守在一旁等候着客人来买。
有些人赶时间,着急买菜,不会多走多看,在前面买了菜就走了。
不赶时间的人会货比三家,会把整个菜市卖菜的看完,才会选择最满意的买。
“豆芽怎么卖?”
一个比较富态穿着半新旧青色斜襟棉服,头发梳的一丝不苟,手臂上挎着一个竹篮子的中年妇人看着胖豆芽的眼里露出满意之色。
有客人来,冷的发抖缩手缩脚的她,一下来了精神,脸上露出温和得体的笑容回:“两文钱一捆。”
妇人有些意外的看了她一眼,她是第一次碰见这样按捆卖菜的人。
她也没多嘴问原因,上手掂了掂了,估计大约半斤的样子。
这豆芽如此鲜嫩白净,还胖乎,四文钱一斤完全值得买。
利索的掏出两文钱给她,挑了一把她最中意的放进篮子。
临走时问道:“妹子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她笑眯眯的把钱收入袖中,实则放入空间。
听妇人问话立马回道:“下次大概七八日后再来。”
妇人闻言当即又买了一把豆芽。
见她出手爽快,不磨叽,当即就推销旁边的小白菜小青菜。
“姐这小青菜跟鸡毛菜(小白菜)也是今日一早拔的,新鲜的很,你需要买点不?”
这里都把小白菜叫做鸡毛菜。
听她这一说,妇人的目光这才落在小白菜小青菜上面,发现真的新鲜又没烂叶子黄叶子,每颗都洗的干干净净。
卖相很是不错,很是让人有购买的欲望。
“多少钱一斤?”
“三文一斤。”
“来一斤。”
这个价格跟其他的人卖的一样,但这三文却比其他人的值。
第19章 卖菜
“你是要鸡毛菜还是小青菜?”
妇人仔细打量了一下,两种菜都很水灵,叶片肥大鲜嫩,两者不相上下,品相都是上佳。
就是不知道口感如何,略考虑了一下说道:“一样拿半斤。”
每种买一点尝试一下口感,好吃的话以后可以多买一些。
“好咧。”
由于没有秤,王秀兰直接用手各揽了一摞,共约摸估计有一斤多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