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婆婆的种田日常(11)

作者:月华丶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王秀兰一下泄了气,随意的把东西包了一下,丢在床里面。

大拇指按住中指伤口,身子一软滑躺了下去,眼神放空盯着茅草屋顶。

没有金手指,别说吃好,就是想吃饱都不行。

鱼已吃完,蛋也没有了。

又恢复了喝清米汤加泡菜的日子。

虽然死不掉,可这样天天躺床上简直比死还难受。

这样又能坚持多久呢!

向别人借,可谁家也不好过,能借的东西也不多,就算借又能借多久!

家里几张嘴也要吃饭,地里庄稼也要人去打理。

鸟蛋,鱼虾也不是想弄就有,那也要看运气的。

庄稼一时半会的也不能吃!

去镇上找活干!

别想了。

金阳镇就是一普通乡镇,镇上不是人人都是地主富户,大多都是普通平民百姓,他们也要生活。

他们大多都没有什么田地,所以就靠在镇上做工挣钱养家糊口呢!

一旦哪里有点什么活,镇上的人都抢了,他们都不够分。

哪里还轮得到他们这些乡下老百姓哦。

别说什么给抄书写信了。

人家镇上的百姓读书人比乡下可多多了,如果没有一点关系背景,这些活是轮不到他们的。

为什么家中的儿女不向同窗借。

儿女们是在隔壁村红沟村族学念书,都是乡下穷苦百姓,能有几个余钱。

再一个就是他们是逃荒来的外来户,被当地人排挤不喜,哪里肯借钱给他们。

他们能结交的也都是同等身份的其他外村学子,都是家庭拮据的同窗。

供养一个读书人是件十分艰辛的事,他们的日子都过的十分拮据艰难了。

哪有余钱可借。

为什么不去镇上念书。

一个是金阳镇路程远,还一个就是束脩也比红沟村族学高将近一半。

为此他们就选择了红沟村族学,虽然束脩比本村人高,但也比金阳镇便宜。

想要赚钱,他们这些老百姓想快速挣钱只能卖卖东西了。

卖粮食呢。

粮食生长周期长。

加上他们村土地贫瘠,有粮食也不多,交税粮后,养家糊口都够呛!

做木工!

这是手艺活。

他们家没人会!

竹编!

很遗憾,她家没有竹子。

这十里八村有竹子的人家也不多,他们村倒有一处竹林。

可那是属于大家的公有财产,每家每年都分一定量的竹子。

也就堪堪够一家用而已。

竹子都长在山上,那些山头大多都是地主富户乡绅有钱有权有势老爷们的产业,也有少数山头是村里集体的东西。

上山打猎是来钱最快的法子了。

可惜一般人没这命赚这个钱。

想了一圈,没想到挣钱的法子,王秀兰气息更萎靡了,更加难过了!

可让她去死,她又不敢,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她天天唉声叹气,生无可恋,随时都要去了的模样。

蒋姝三兄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几人暗自恨自已没本事,空有一身力气,枉读圣贤书,未有半分本事赚取钱财给瘫卧在床的老娘弄来吃食。

几人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恨不得代母受过。

为了母亲,几人一致决定进大深山一趟。

经过一番商议后,由她跟大哥蒋鸣进山,其他人继续干活与打掩护。

蒋姝人虽小但她力气最大,老大蒋鸣次之,老三蒋笙与他们相比力气最小,杨小燕平常人一个,所以他俩就留了下来。

云岭大山危险重重,杨小燕脸上带着忧色,心中为丈夫为小姑子的安危担忧着。

可想到卧床的婆婆,这劝诫的话尽数吞入腹中,只是仔细叮嘱着丈夫时刻注意安全,小心行事。

看着担忧的妻子,蒋鸣安慰一般拍了拍她的手背,带着柔光的眼睛看着她温声说道:“我知道的。”

这大深山的危险他又尝不知,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让老母亲就这样活生生的饿的虚弱至死了,他们枉为人子,也再无颜面存活在世上的。

为了母亲,说什么也要进山博一博。

蒋姝兄妹这天一大早,一人背着一个背篓,带着一把柴刀,一点驱虫药粉,天刚泛起一抹鱼肚白两人在杨小燕担忧的目光中,踏着晨雾进山去了。

两人都不是大胆之人,想着淘点东西,换点银钱买点细粮蛋肉够给老母亲补身子就成,没有必要深入深山。

于是两人就在交界处边缘的深山活动。

哪怕是边缘的深山也不是外围能比的。

深山树木高大,树枝伸展的宽,树叶茂密,遮天蔽日,导致阳光几乎洒不下来,林中的光线不足显得有些昏暗。

处处充满了危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