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参军多谋,甘心辅佐太尉,却不一定愿意辅佐诸位将军,这种情形,若是遇强敌还能同舟共济,若是过于安逸,只会越来越离心离德,就怕还没等太尉痊愈,他们间的矛盾便已不可调和了。”
这番话把众人都得罪了,纷纷指责她别有用心,要将她带下去。
王小桃到了帘后,随后出来朝卢慈点点头,这便是高盛同意将司妤送回车上。
卢慈立刻就吩咐护卫:“将公主送回车上,好好看管!”
司即最后道:“高盛,此时趁安朝烈根基未稳,杀回去是最好的,若是迟了,他已新立天子,召告天下太尉为反贼,太尉便再难进京城,至于你我恩怨,可在诛杀安朝烈后再清算!”
第26章
司妤被带走了, 再次回了自己的马车。
她不知高盛最后会如何抉择,而这竟成了她唯一的希望,如果他不为所动, 那弟弟就完了, 大兴也就真正的气数尽了。
她看着天边的日光,遥想着, 如果真到亡国那一日,她就自尽吧,也算不辱司家先人……男子还能死在沙场,死在追求中, 女子只能沦为各方奸佞的玩物。
大军这一日都驻扎着,不曾前行, 也许是仍在筹谋下一步该如何。
夜半, 司妤不怎么睡得着。
她每日被软禁在车上, 没什么事只能坐着或睡下,有时白天睡了, 晚上便睡不着。
她撩开车帘,看着寂寥的夜空, 又想起她不曾见过,却存在于史籍与起居录上面的司家先祖。
高祖创业的故事人人皆知,但二百年后, 皇室无人,江山满目疮痍。
看守她的人也是轮班, 此时那兵士见她没睡, 看向车外, 便警惕地看着她。
直到西边临时搭建的瞭望台突然响起一阵擂鼓声,司妤看过去, 只见五只火把同时在台上挥动。
她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倒是旁边那看守她的士兵立刻叫醒同伴,喊道:“有人袭营,快戒备!”
“有人袭营,有人袭营——”四周都大叫起来,与此同时,鼓声仍急擂不止,四处火把攒动,士兵急往中军帐中跑。
就在这边戒备时,一阵踏步声轰隆隆往这边急奔而来,没多久,踏步声停下,一只只利箭射入营中。
她身旁那兵士道:“快回车中躲好!”
司妤立刻钻进马车内,缩在了里面。
外面一片杀喊声。
她曾亲眼看见高盛卢慈杀人,自己也曾试着杀人,但这是她离战争最近的一次。
她所见过的,是一个一个死,现在见到的,是一群一群死。
躲了好一阵,箭雨停下了,随即便是冲杀。
不知过了多久,司妤小心探身出去看,只见黑夜中一团团火把穿动,西边杀作一团,而她帐篷边上,方才那个看护她的士兵竟胸口中箭倒在地上,已然死去。
她大惊失色,回到车上,不知是继续待在这里,还是去高盛营中。
就在这时,一人急跑而来,在马车下喊:“公主——”
是宋之洵的声音!
司妤立刻探身出来,看见个普通兵士站在车前,细一看,正是宋之洵。
“宋之洵,你没死!”司妤大喜。
宋之洵将地上死去那兵士的衣服扒下来,递向她道:“快穿上!”
司妤不知他要她穿上做什么,但外面是战乱,宋之洵语气急促,她便不再多问,立刻将衣服随意套上,一边戴上头盔,一边跳下车来。
“随我来!”宋之洵拉了她便往营地某个方向走。
此时营中纷乱,所有人都抵御着敌兵,倒没人注意他们。
宋之洵拉着她到营地某个角落,眼看将要出去了,司妤停了下来,问她:“你带我去哪里?”
宋之洵道:“自然是带公主走,此时正是时机!”
司妤立刻问:“走去哪里?”
“走去哪里都好,只要能逃离高盛!”宋之洵说。
司妤将手从他掌中抽出:“宋卿,我不知你为何还活着,为何在这里,但我并不想走。”
宋之洵大惊:“为什么?失去今夜,恐怕再难有机会!”
司妤道:“宋卿,我要与西凉军一起回京师,怎能就此离开?”
宋之洵一脸不解看着她。
她意识到自己从未向他表明过心意,便开口道:“宋卿,对不起,我之前都是骗你,我知你投身高盛,又对我有意,那时我想杀高盛,所以蛊惑你反高盛,至于成不成功、你会不会死,我都没有想过,我想要的只是利用你杀高盛,至少多一次杀高盛的机会而已。
“如今我舅舅被杀,京城被占,高盛同意带兵攻回京城,我要和他一起,我哪里都不去,更不会和你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