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声布着忧郁的脸一顿:“我娘她......从始至终都没舍得吃那点心,她只记得点心瞧着像兔子,白白糯糯,精巧得很。”
“就这?”
秦锋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倒是柳柏,还陷在黄齐氏的故事里走不出来。
“兔子对黄婆婆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我娘是属兔的。”
“这点心送得可是巧了。”
“形状我可以捏出来,味道......”
“你看着来就行。”
“我也实在不知道我娘为什么突然想吃那个点心。”
黄连声叹了口气:“三天后的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还请你到家里来一趟,食材我会备好。”
“行。”柳柏一口答应。
将人送走,柳柏想起手里的银子。
沉甸甸的一块,叫他心里也跟着沉甸甸的:“于情于理,这点心我都要做出来。”
“你肯定能做出来,家里做点心缺啥东西吗?我给你买去。”
“暂时还没有。”
“你今天......割麦子觉得怎么样?”
“还行,我没咋下力,柳大龙也没说啥,今天中午......”
两个人一边唠着家常一边进了屋子。
日升日落,时间飞速流逝。
眨眼便到约定的日子。
秦锋这天起了个大早,约莫还在凌晨他就拿着镰刀下了地。
等村里人吃过早饭要干活儿的时候,他已经割了大半亩的麦子了。
“欸?小锋你来这早干啥?”
秦锋从麦田里直起腰看着秦宝山:“二叔,今天下午我要陪柏哥儿到杨树村走一趟。”“这麦子我先割,割完早走一会儿。”
“咋突然要去杨树村?”
秦锋一脸骄傲:“有人请柏哥儿做吃的,还给了银子,你说柏哥儿这手艺,都传到外村儿去了。”
秦宝山听完直笑:“柏哥儿做饭是好吃,柳大龙这夯货,放着宝贝疙瘩不要,让咱们捡了便宜。”
这话秦锋爱听,叔侄俩一起笑得开怀。
*
柳柏不知道秦锋大半夜就起来去割麦了。
他早晨睡醒不见人,问了一圈才知道。
听完心里直发软。
午饭,秦锋坐在地头儿,在冒尖儿的一碗糙米饭里扒拉出俩煎鸡蛋。
这可把他吓了一跳,他这辈子长这么大啥时候吃过煎鸡蛋啊,还一下两个。
他原本都准备回去蹭口剩饭吃的。
哪成想柳柏不仅送饭来了,还伺候着给他喂水,温声软语的叫他快把煎鸡蛋吃喽。
他这心里真是......
真是比吃了蜜还甜。
最后两人把煎鸡蛋分了。
柳柏一小口一小口的,不过嘴角还是沾了油花。
秦锋正大光明的,揽过人对着嘴角铆着劲儿狠狠亲了一口。
亲完还嘬了口柳柏的小酒窝。
那滋味啊.......
这才是过日子。
*
午饭吃过,稍作休息,两个人就一道往杨树村去。
一路十几里,不近不远,费了一个多时辰。
原本以为就是做几样点心讨讨老人欢心。但是等真登了门,柳柏才发现,事实跟他俩预料的相差太远了。
一院子七八个人,有姑娘有哥儿,全都规矩站着。
这些人面前架着三四口锅。
锅旁边儿的食材可谓丰富,从鸡到鱼再到萝卜白菜,还有各样各色的蔬菜果子。
一个颧骨突出,很显刻薄的老婆婆坐在把太师椅上。
她瞧着面上不知攒了多少年阴郁,眼里一片浑浊,语气也是冷得很:“你们随便做吧,先拿出自己的手艺再说点心的事儿。”
柳柏茫然。
秦锋无奈。
看来......银子不好赚啊。
第27章
一行八人,分做两组,就着面前的四口大锅,开始架火做菜。
油光四溅,锅铲翻动,不一会儿飘出菜香,后院热火朝天。
前院私塾里的学生坐不住了。
他们都是十二三的年纪,玩心正重。夫子不在,哪里还读的进书?
三三两两的,统共七八个人从前院摸过来,爬上墙头,挨着门缝看后院儿的动静。
柳璞玉原本不想去,常言道君子远庖厨。厨房的事他不愿参与,有这个时间不如温书。
但是听说夫子和夫子的老娘都在。
这样的机会......他需要表现表现。
原本他正跟在杨树村村长的儿子后头,想着怎么寻个合理的理由凑上去。但是看清站在夫子老娘身旁的人,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不是他家那个最没用的哥儿柳柏吗?
柳柏拿了人家的银子,自然是没有空手上门的道理。
正巧前些日子卤好了猪下水,他打算和枣子糕一起送给黄齐氏。
别看猪下水不值钱,做成卤物后一般人可吃不起。
这当中的关窍就出在卤水料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