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了六样菜:土豆炖排骨,清蒸鲫鱼,小炒肉,炒豇豆,红烧冬瓜以及西红柿炒蛋。我预感这些菜根本没法吃完。小唯吃得很少,她的进食方式非常秀气,每样菜只夹一点点,像只猫一样什么都只轻轻舔一口。
相反,我和童玉卓从来不懂什么是浅尝辄止,属于能吃多少吃多少的类型。可能童玉卓比我还是好点,她至少只把自己吃成八分饱;可我喜欢十分饱给我带来的那种异样的满足感。
只是六样菜三个人吃还是太多了。我这么告诫自己,但真正当开始做这些菜的时候,又停不了手。小唯她们回来时我只往桌上摆了四道菜,她们的表情尚可;我把最后两道菜送上桌后,她俩面面相觑,随后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我,眼神仿佛在说:你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们了?三个人六样菜,吃得比皇帝还好。
我固然是不想剩菜,可我更不想让童玉卓吃不饱,或者没做到她想吃的。自从童玉卓开始来家里吃饭,我突然就能理解以前去朋友家串门时主人总是做一堆菜的心情了。我也会像很多主人一样劝童玉卓多吃点,生怕这孩子吃少了不满意。
说起来,在我周围,像小唯这样天生对食物很冷淡的人非常少。一提出去吃火锅,盘串儿,下馆子,大家哪个不是双眼放光,心情爽畅;只有小唯在一听到要出去吃饭时眉头紧锁,仿佛已经先一步撑了一样地难受,轻飘飘地反问道:啊,又出去吃吗?
也许小唯吃饭并不是为了享受。她吃饭只是因为她必须吃,不吃的话她就没法活着。如果吃饭对于人的重要程度降格至与读书相同,当然不是说读书不重要,而是不读书不像不吃饭一样会危及生命,估计她就不会吃饭了。
想到读书上学,我盘算了一下最近的日子。距放暑假也不久了,她们要期末了,也不知道小唯的考试准备得怎么样。在我看来,她对读书就像对吃饭那样不太感兴趣,成绩什么的好像也不是很重要,所以她常常不写作业,各科练习册上不知道被学科老师写过多少次补。
我从来没有因为小唯长期不写作业被她的班主任约谈过。每个老师不怎么管她,因为她已经不需要凭借高考和分数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她在自己的领域知名,顶尖,并且年少。现在她这样的条件不是任何一个同龄学生可以比拟的,所以她想玩就玩吧。学历能做的仅仅只是为她锦上添花,反正她又不扰乱课堂纪律,也从来没做任何出格的事。
作为一个普通人,以我的视角来看她的生活,是非常戏剧化且不真实的。她活得就像某个小说的主人公,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已经在自己这么小的时候就能理所应当地无视生活中普通人为了进步而用来束缚自己的枷锁。也不是说像小唯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不存在,而是实在太少太少,少到每个人都觉得这种人不可能就在自己身边。
当然,像童玉卓那样的小孩也很少就是了。也难怪她们会玩在一块。
2009年6月23日晴
何之唯是我的妹妹。她1992年11月18日出生,现在十六岁。
临近考试,前两周时间童玉卓没怎么来家里玩,估计是在准备考试。小唯也一反常态地有意愿翻翻学校的课本,偶尔做做题。
今天童玉卓来家里了,背着她那只看起来永远很沉的书包。小唯和她一起在客厅复习,这是我印象中小唯第一次与别人一块学习。她平时不怎么学学校里要她学的东西,只喜欢看自己想看的。她对历史,数学,生物和化学倒是意外地感兴趣,虽然她打算走的是文科。
当然,分科对她来说也并不重要。反正总得来说她的成绩会因为她这样无所谓的态度不上不下,无论她选理科还是选文科。
童玉卓在成绩这方面做得和小唯在艺术领域做得那样好。她也打算学文科,虽然在学习上几乎没有短板。在别人还为了成为年级前百分之二三十苦苦挣扎于题海中时,她作为年级排名中的尖顶一层,纠结的事是与其他同她一样优秀的那么一小撮人争第一。
她是真的把课本还有老师发的各种教辅资料背得烂熟于心。我估计她把各种能到手的题都做烂了,因为她的手上有厚厚的写字茧。我看到小唯在坐在她旁边写作业时漫不经心的表情,实在得感叹一句她俩无论什么都是截然相反的。
就算如此,我没有想强迫小唯好好读书的想法。我和她学校里大部分老师一样,认为她可以只为自己的喜好买账。她的成绩中等偏上,不算太差,但这不代表她不聪明。相反,她非常聪明,只是不愿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