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索性盘腿坐在蒲团上,耐心陪伴情绪起伏大的母亲,劝慰道:“谁说耽误了?简直瞎说!我现在明明好好儿的。又是谁拿话刺激了您?说来听听。”
神像前,韩燕咬咬牙,强忍不舍下定决心,郑重道:“妈想通了,你爸考虑得对,父母应该为孩子的前程多做打算,如果,你愿意出国跟发小们一起留学,妈可以立即让你爸去安排落实!怎么样?”
第43章
前几年,秦朗曾经要求出国留学。
他家境优渥,童年父母恩爱、朋友众多,生活无忧无虑,幸福美满。但小升初时,父亲有了婚外情并执意与母亲离婚,家庭陷入危机,期间陆续有朋友出国。
他的抚养权,成为父母频繁剧烈争吵的焦点,一度孤独苦闷,故渴望温暖与融洽,即使是与发小。
要求留学,是为了远离家庭,逃避压抑的处境。
但此一时彼一时。
古老的山神在上,塑了金箔的面孔显得庄严而神秘,眼睛半睁开,沉默俯视供桌下的母子。
庙宇灯光柔和昏黄,高大俊朗的少年,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如冠玉,纳闷却干脆拒绝,“不怎么样。妈,我现在不想出国留学了。”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就是改变主意了。”
韩燕有些急了,皱眉扭身,跪立的膝盖碾动旧蒲团,激起一股尘雾般的香灰,审视儿子问:“但你之前,明明要求过两三次,前年暑假还提了,说又一个发小留学、周末打篮球缺伴。高一虽然迟了点儿,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到时先读语言班,妈相信你,肯定能迅速适应国外环境!”
“咳,这灰咳咳咳,无处不在,一动弹就飞灰,忒呛人。”少年闻不惯,被呛得咳嗽。
她伸出手,轻拍儿子背部,眼里饱含疼爱,且隐隐流露担忧。余光一扫,瞥见竹卦与签筒,却迟疑不决,默默放弃了占卜。
秦朗揉揉鼻子,缓了缓,解释道:“没错,以前我沉迷跟风,特想去灯塔国跟发小汇合,但人的思想会改变的。反正发小毕业后八成会回国发展,我不介意再等待几年,不回国的也能约时间见面。”
“可是……”韩燕未雨绸缪,决定安排儿子换一个环境念书。
少年毫不知情,拽了拽母亲,“妈,坐,赶紧坐下。您这样儿,我可受不起。”
韩燕会意,由跪立改为侧坐,不甘放弃,循循善诱:“你才高一,距离毕业早着呐!妈是真的想通了,因为自私耽误了孩子前程,导致你错失本应该得到的留学精英教育,后悔莫及,希望能弥补——”
“妈,先听我说。”
少年难以忍受庙里浓郁的香灰味,打断母亲,爽朗表示:“精英教育未必适合我,不宜盲目跟风。”他小心翼翼,试探问:
“咳,是不是我奶奶……莫非奶奶又打电话——说您了?如果是她,老一辈爱唠叨说教,您多担待,听听得了,甭往心里去。”
姥姥姥爷视独生女为掌上明珠,千依百顺;爷爷作为公公从不直接与儿媳妇商谈,唯有奶奶,有资格并且敢于给儿媳妇施加压力。
韩燕低着头,细心拂去儿子衣服沾的猫毛,淡淡说:“你爷奶跟你爸一条心,埋怨指责我自私短视耽误孩子学业,不是一天两天喽。但这次,是妈自己想明白了,确实不应该牢牢把你‘绑’在身边。”
“可我就喜欢跟着你一起生活。”
少年板起脸,挑眉问:“噢!懂了,您嫌弃我?随便找个理由赶我走?对吧?”
韩燕心虚,干笑否认:“瞎说!妈单纯是为你的前程打算。”
“我咳咳,咳咳咳。”
“怎么回事?”
秦朗咳出泪花,脸微微涨红,坐不住了,央求母亲:“香灰呛鼻子,闻不惯,难受,没准儿是过敏。韩老师,求您了,走吧,回去再聊呗。我对眼下生活非常满意,压根不想出国,您甭听了谁几句话就抓瞎,一天到晚劳心费神,也不嫌累。”
“过敏?!”
韩燕吓一跳,既怕劝过头了适得其反,又担心儿子健康,双手合十最后拜了拜山神,起身紧张问:“感觉哪里不舒服?走,上医院看看。”
“不用,我出去透透气就恢复了。”
秦朗松了口气,顺势搀扶,一口气把母亲带到车旁,取出钥匙解锁,劝道:“待了两小时,该回去了,吴阿姨在家等着急了都,发信息打电话,催了又催。”
此时,天已漆黑,除了山神庙里亮着灯之外,四周伸手不见五指。
寒风一吹,漫山遍野树木婆娑作响,夹杂不知名的鸟雀鸣叫声:既有悠扬“啾啾~”声,又有古怪“咕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