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的在逃青梅(170)

话音入耳,苏韵卿汗毛倒竖,身侧一道暗沉的黑影垂落,她怯生生的抬眸,瞧见柳顺子已经为她备好了纸笔,躬身候着了。

白纸黑字的立了字据,若有一日苏旻当真被捕,她只得与姑母刀兵相向,这不是她的本意。

“陛下,若有一日苏旻归案,您如何处置她,臣无权干涉。但她毕竟是臣的至亲,可否莫让臣做这屠戮至亲的人?若行此事,经年后便是入了黄泉,臣也无颜见亲人,求您垂怜。”苏韵卿大着胆子与人周旋。

良久的静默后,舒凌哂笑一声,“罢了,为数不多的良心都给了苏旻了,成全你。这字据不必立了,到时派你去监刑,让众人瞧个态度即可。”

苏韵卿刚想谢恩,后半句入耳,险些将白眼翻上了天。

她眸光微转,只要自己不再招惹苏旻,以这人十余年积攒的能耐,或许不会有事的。她笃定没有舒凌得逞的一日,她拼尽全力也绝不会让那样的场面浮现眼前。

“臣谢陛下开恩。”苏韵卿规规矩矩的从了舒凌的心意,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第78章 摊牌

朝阳方过柳梢头, 燕国公主府内,已然酒宴正酣,乐舞水袖, 丝竹声声。

长史一脸严肃的推门而入,语气中隐有不满, “殿下,晨起便笙歌饮宴, 是否有些过了?”

萧郁蘅半眯着桃花眼, 手中的食箸停留在铜锅的红汤里, 水雾清扬氤氲了她迷离的眸子,话音亦然寡淡无奈,慵懒的拖着尾音道:“长史有事?”

长史拍了拍手掌,朝着一众教坊伶人沉声道:“都退下去歇着。”

萧郁蘅见素来板正规矩的长史竟少有的行起了越权吩咐的做派, 一时心下狐疑, 遂收起了疲态, 端坐主位, 正色道:“何事?”

“臣才得了消息,苏侍郎被安置在禁中翔云阁多日了。她已是从三品, 与臣同阶,竟轮番留宿内卫和禁中,此事未免蹊跷。殿下, 您现在不该如此混日子, 朝局晦暗,该为自己考量铺路才是。”长史满目忧心的劝谏。

萧郁蘅一直清楚,这人是舒凌指派下来的。但是目前来看, 这人丝毫不知舒凌隐忍不发, 逢场作戏的筹谋。

她哂笑须臾, 复又夹了一片肥牛在小碟子中,悠然出言,“今日的膳食尚可,长史若是劳碌,该未曾用饭,不若一道?”

长史脸色铁青,恨铁不成钢的留下一声长叹,连礼数都顾不得,直接冷着脸拂袖离去。

他大步流星的走到殿门口,到底忍不住倏地顿住了脚步,又补充道:“苏侍郎昔日确与您交好,可今时回来的待遇,实在令人生疑。殿下还是好自为之,多加留心才是,臣言尽于此。”

长史等了须臾,除却酒水洒落杯盏里的轻响,便再无旁的声音入耳。他攥了攥拳头,闪身离了大殿。

见人走远,萧郁蘅忽闪着羽睫,没了装模做样的兴致,软如无骨的瘫靠在椅背上,活像个被人抛弃的小傻猫儿。

*

蝉蜕爬上了苍劲的老树干,红白相间的浆果坠于翠色盈盈的绿荫之下,又是一年夏日浓。

五月方至,自从搬入了大内,苏韵卿被舒凌看得严严实实,再未踏出过宫门,与宁翊再未谋面,苏旻的后文得不到,萧郁蘅的消息也未曾获悉。

直到端午之日,舒凌大宴群臣,萧郁蘅入宫来赴宴,苏韵卿才得了机会与人相见。

御园的槿花树下,一袭冰台色软烟罗的俏影透着些许落寞,眸光虚离的好似那繁茂的花朵并不能引起她的留意。

苏韵卿远远瞧见,本就如远山雾霭的容色上再添一层孤绝的冷艳。

她轻移碎步,立在这人身后,叉手一礼,温声道:“殿下千秋。”

熟悉又日思夜想的嗓音入耳,萧郁蘅有须臾的怔愣。她的头回摆的幅度很轻,只垂眸低语,“苏侍郎有礼了。”

身侧的随侍离着颇近,苏韵卿转眸瞧了一眼,无有离开的打算,只安静的站在一旁,视线森然,令这些碍眼的随侍头皮发麻,识相的不待萧郁蘅吩咐,就灰溜溜的退了出去。

见人走远,苏韵卿这才难掩忧心的开口,意图开解:“瘦了,忧思伤身。”

萧郁蘅仰首望着满树柔软的花瓣,只低声感叹了一句,“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慎言。”苏韵卿冷了语气,萧郁蘅怎会在这个关头生出了此等思量?“你非槿花,莫要自殇。”

“听闻你一直被留在宫里不得自由,”苏韵卿的嗔怪入耳,萧郁蘅的眉目便自花间离开,一直低垂着落于脚下的杂草间,“是以你约莫也不知陛下查到何处了吧。”

“今日她心情好,去见一面?”苏韵卿趁人不备,夺去了她手中握着的木槿花,不悦道:“这花只一日的芳菲,不衬你,莫看了。”

上一篇:上司是个社死职业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