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还是礼貌问道:“我可以坐这里吗?”
周小华自然是没有问题:“当然可以,随便你。”
程莫一般都是坐最后一排,贴近里面窗子的位置,因为这样的话,很舒服。这样后面忽然有了人,程莫虽然觉得有些不习惯,但也没有到讨厌的地步,何况,陆迟给他的印象也还好,所以,就点头答应了。
看着陆迟把崭新的课本,按照大小厚度,依次排列,然后一本一本地放进课桌里,周小华是很热心,问:“你还需要什么,可以和我说的,小卖部什么都有,我可以带你去的。”
陆迟一边放课本,一边笑笑点头。
程莫却是扭过了头,看他这动作,感觉就像是强迫症。
摇了摇头,却是发现脚边有一张试卷,弯腰拿了起来,发现是周小华这憨批的试卷,却是发现试卷上有了明显不同于周小华那螃蟹字的一种笔迹。
凡是错题,全都写下了正确的答案。
飘逸却工整,漂亮极了。
很明显,这是陆迟的笔迹。
心中有些讶异,好家伙,这字这么好看的吗?
“哎兄弟,你是打哪儿来的啊?我们都开学一个月了,你才转学过来?”
陆迟微顿,回答:“我从市里转学过来的,因为外婆生病了,我爸妈照顾不及,所以把我转到了这里。”
闻言,程莫转头看着他们说话,心中有些好奇。
市里?怪不得,字这么好看,人这么有礼貌有气质。
周小华点点头,问:“那你外婆家就在这儿啊?在哪儿呢?”
陆迟:“唔,就在这儿,离这里不远吧,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在青阳村。”
听到这,程莫和周小华都睁大了双眼,满眼震惊。
周小华:“我靠,我们同一个地方啊!你外婆谁啊?”
陆迟也是很惊讶,所以,他们都在同一个村子里?也对,这里本来就很小。
“我外婆姓张。”
闻言,程莫满眼惊诧:“是张奶奶?你是张奶奶的孙子啊?!”
周小华也是立刻反应了过来:“哦哦,我知道,我们离得不远嘛,就是池塘前面的那一家对不对?!”
陆迟想了下,外婆家前面似乎确实是有一个不小的池塘,点点头。
好家伙,这么近的吗?
三人心中有些奇妙。
周小华有些激动地拍了下陆迟的肩膀,却是问:“我和莫哥一起长大,你是张奶奶的孙子,我们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
陆迟想了下,说:“唔,我好像很少回外婆家,节假日都很少,一般都是初二才跟着我妈回来的。”
程莫想了下刚才见到的女人,所以那就是张奶奶的女儿?好像没怎么见过,大概是嫁出去的早,很少回来的缘故吧。
周小华:“那就对了,我们一般初二也是回外婆家,莫哥也是。我家吧,我爸是倒插门,一直就在青阳村里,所以,一般初二,我也去我爸家了。还真是,15年,就从来没见过。”
程莫翻了个白眼:“15年,呵,小时候的事你记得清啊?说不定小时候你俩抢着西瓜吃呢。”
陆迟笑了笑,感觉很奇妙。
周小华却是摸了下头,然后拍了下桌子:“你还别说,还真有这种可能。不过,抢西瓜是不太可能的,抢鸡屎吃倒是有可能。”
程莫、陆迟:“…”大可不必。
不过,不得不说,因为同一个地方的缘故,他们仨迅速拉近了关系,熟悉了好多,互相看,都顺眼了不少。
第3章 走读生
陆迟把所有的课本放进了课桌里,想了下刚才程雪青,也就是他妈妈说的话,说让他考虑一下是做走读生还是寄宿生。
虽然说,因为外婆生病的缘故,需要住院,爸爸那边工作的话,也请了一段时间的假了,不能再耽误。
妈妈因为外婆的癌,干脆也辞了职,要专心在医院照顾外婆。
所以,最好的话,还是自己做寄宿生,就待在学校。
不过,程雪青一向不是强势的人,如何决定还是要看自己的意思。
这样想着,陆迟朝程莫和周小华问道:“你们俩是寄宿还是走读啊?”
程莫回答:“走读。”
周小华问:“你刚转来,你是想寄宿还是走读啊?要我说,这么近,没必要寄宿,来回就十几分钟而已,时间上完全来得及。而且,这里环境又不是很好,听说寝室里还有老鼠,洗澡也不方便,食堂的菜更是难吃,还不如回家吃呢。”
陆迟闻言,有些诧异,这里的条件这么差的吗?
还没等陆迟发表意见,就见周小华一脸愤懑,说道:“你是不知道,陈艳那个老巫婆有多绝,也不知道做寄宿生她那儿是不是有什么提成。我们离得这么近,她居然逼我们做寄宿生!怎么说都不肯我们走读,也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