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上的喜悦早已经渐渐的消散,随之而来的事浓浓的担忧,程胭将书信收了起来。
春兰采荷围了上来,满是担忧的看着她,“少夫人,可是出什么事了”
程胭缓缓摇头,“没什么,只是李氏有一些受不住而已。”
采荷十分信任程胭,只要是她说的,采荷都会相信,见她摇头,还以为是真的没事。
春兰见状,便哄采荷去小厨房炖汤,“先前没有条件,如今院里有了小厨房,你可不得好好的表现一番。”
“春兰姐姐说的是。”采荷不疑有他,欢快的答应下来,“少夫人,您想要喝什么汤”
“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就做什么,不必太费心准备。”程胭对吃食上的事情,甚至都没有太多的口·欲。
可她不知道,采荷等的就是这句话,她们如今虽有了小厨房,但府中的采买还是在一处的,清溪院要做什么,须得去大厨房领食材。
而采荷最喜欢做的就是和厨娘们聊天说话。
她的想法很简单,不过是想知晓世子喜欢什么,打听清楚后,可以回来告诉程胭,她和春兰都盼着少夫人和世子可以夫妻和睦。
待采荷走后,春兰一脸担忧的看了过来,“少夫人,当真没事吗”
比起采荷来,春兰要细心许多,也许是因为比采荷大一些的缘故,她更能明白程胭的处境。
其实程胭也不清楚是不是当真没事。
有一些事情实在是太难以预料。
就像她以为程同济和李氏可以端起自己的体面,不会来同她说这些事,谁知他们俩半点都不顾。
明明白白的求到了面上。
如今她虽然没有答应李氏,但程胭并不知道李氏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还不知道等父亲回府之后,李氏会和他说些什么。”
程胭轻声开口,可这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李氏如何会给程胭说好话不添油加醋都算是不错,说了之后程父会怎么想尚且不得而知。
“那这可怎么办”
春兰的声音很是焦急,她见识过程父对程胭的冷漠,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也见识过他对李氏的听之任之。
受苦的,只有程胭。
“如今还什么都不知道,倒也不用那么担心。”程胭笑着安慰春兰,“我们住在国公府,父亲则住在程府,我们父女俩也没什么机会可以见面。”
“他也只能通过李氏传话,我不听他的就是了。”
程胭最后的这句话,说的甚是艰难。
春兰也知道说出这番话对程胭而言,到底鼓起了多大勇气。
礼法讲究孝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即便程胭如今已经成亲,但程同济身为她的父亲,若是吩咐什么,她也是不能忤逆的,否则就是不孝。
“少夫人打算如何”春兰小心的问道。
程胭心说自己还能如何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
不知前路如何,却已经没有了回头大的路。
“春兰,你知道吗,虽然我明明知道今日不应该忤逆李氏,因为她传达的是父亲的意思,忤逆了她,等于忤逆了父亲。”程胭说起这些时,心都还有些颤。
她的心里不是不害怕的。
害怕父亲的问责。
害怕会有人指责她不孝,担忧的事情有许多,可程胭还是做了。
“纵使我如今心里害怕,难以平复心情,可那时候我是不后悔的。”程胭并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心思代表着什么,她只是毫无保留的,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程胭想,她的心里应该是恨着父亲的。
春兰听着这些,差点儿就哭了起来。
她知道自家姑娘这些年过得到底有多么的不容易,“少夫人,一切都会过去的。”
“比起从前来已经好上许多,其实我心满意足。”程胭由衷说道。
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也从未有人教过她,遇到这样的事情要如何处理,程胭感恩婆婆对她的好。
并不愿做出半点对不起婆家的事情。
即便这些事,也许当真如同程父说的那般微不足道。
前路漫漫,看不到一点希望,而她只能告诉自己勇敢的往前走去。
越洹今日回府时尚早,他便先去正院请安,颜氏看到越洹自然是高兴的,招呼他到身边坐下,“难得早些回府,怎么还巴巴的过来请安”
“晨昏定省本是规矩,只是儿实在忙碌,平素也无暇伺候爹娘。母亲不怪罪儿子怠慢,儿心中已是感激。”越洹说的认真。
颜氏却嗔怪不已,对着张嬷嬷道:“听听,听听,这成了亲的人到底是不一样,从前可从不会说这些酸话。”
张嬷嬷知晓夫人心中是极欢喜见着世子的,笑着打圆场,“世子可别听夫人瞎说,夫人这一天天的,可时常盼着能见着您,您能过来,夫人高兴都来不及。”